时间: 2025-04-26 09:5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4:00
藐孤仙子空凡艳,寒梅那堪同调。
国色无尘,天香濯露,璀璨银灯环照。
琼姿丽晓。想明月前身,净因修到。
独立娟娟,满城朱紫总堪笑。
唐宫芳事记取,爱根培净土,种借瑶岛。
亭接沉香,衣裁素锦,曲谱霓裳新教。
春寒退了。有出浴真妃,雪肤争皎。
带笑看来,玉颜相对好。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仙子,她的美丽超凡脱俗,然而与寒梅相比却显得无比渺小。国色天香的梅花在露水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璀璨。仙子的姿态如同晨曦的美丽,仿佛是明月转世,因修行而得。她独立于世,周围那些华丽的景象都显得可笑。唐代宫廷的美好往事被铭记,爱根扎根于净土,仿佛在瑶岛上种下希望。亭子中散发着沉香,衣服裁制得如同素锦,乐曲谱写出新的霓裳舞曲。春寒已退,犹如出浴的真妃,雪白的肌肤分外光洁。她带着微笑,与之对视的玉颜显得格外美好。
作者介绍:端木埰,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美,风格清丽脱俗。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和仙子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这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的赞美。作者通过寒梅和仙子之间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美的层次。寒梅的坚韧与仙子的超凡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对美的多元理解。诗中多次提到的“净因修到”,强调了修行与内心的纯净,暗示了真正的美来自内心的修为,而不仅仅是外在的华丽。
此外,诗中“春寒退了”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也暗示着人们在经历困难后重获新生的希望。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情融为一体,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美的统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梅”象征什么?
“净因修到”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春寒退了”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端木埰的这首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融入了更多个人情感的表达。两首诗在美的表现上各有千秋,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