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齐天乐五十首 其二十四》

时间: 2025-04-26 09:54:00

诗句

藐孤仙子空凡艳,寒梅那堪同调。

国色无尘,天香濯露,璀璨银灯环照。

琼姿丽晓。

想明月前身,净因修到。

独立娟娟,满城朱紫总堪笑。

唐宫芳事记取,爱根培净土,种借瑶岛。

亭接沉香,衣裁素锦,曲谱霓裳新教。

春寒退了。

有出浴真妃,雪肤争皎。

带笑看来,玉颜相对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4:00

原文展示:

藐孤仙子空凡艳,寒梅那堪同调。
国色无尘,天香濯露,璀璨银灯环照。
琼姿丽晓。想明月前身,净因修到。
独立娟娟,满城朱紫总堪笑。
唐宫芳事记取,爱根培净土,种借瑶岛。
亭接沉香,衣裁素锦,曲谱霓裳新教。
春寒退了。有出浴真妃,雪肤争皎。
带笑看来,玉颜相对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仙子,她的美丽超凡脱俗,然而与寒梅相比却显得无比渺小。国色天香的梅花在露水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璀璨。仙子的姿态如同晨曦的美丽,仿佛是明月转世,因修行而得。她独立于世,周围那些华丽的景象都显得可笑。唐代宫廷的美好往事被铭记,爱根扎根于净土,仿佛在瑶岛上种下希望。亭子中散发着沉香,衣服裁制得如同素锦,乐曲谱写出新的霓裳舞曲。春寒已退,犹如出浴的真妃,雪白的肌肤分外光洁。她带着微笑,与之对视的玉颜显得格外美好。

注释:

  • :渺小,微不足道。
  • 孤仙子:指的是独自的仙女,形象超凡脱俗。
  • 寒梅:指冬季开放的梅花,象征坚韧和清雅。
  • 国色天香:形容梅花的美丽和芬芳。
  • 琼姿:美丽的姿态。
  • 净因修到:形容修行得来的纯净。
  • 朱紫:指美丽的红色和紫色,象征繁华。
  • 唐宫芳事:唐代宫廷的美好往事。
  • 瑶岛: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美好境地。
  • 霓裳:形容美丽的衣服,源自古代舞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端木埰,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美,风格清丽脱俗。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和仙子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的赞美。作者通过寒梅和仙子之间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美的层次。寒梅的坚韧与仙子的超凡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对美的多元理解。诗中多次提到的“净因修到”,强调了修行与内心的纯净,暗示了真正的美来自内心的修为,而不仅仅是外在的华丽。

此外,诗中“春寒退了”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也暗示着人们在经历困难后重获新生的希望。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情融为一体,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藐孤仙子空凡艳:仙子虽美,但在寒梅的映衬下显得微不足道。
    • 寒梅那堪同调:寒梅的美丽与仙子的美形成对比,寒梅更显珍贵。
    • 国色无尘,天香濯露:梅花的芬芳和纯净的形象。
    • 琼姿丽晓:晨光下的仙子姿态如玉般美丽。
    • 想明月前身,净因修到:暗示仙子是经过修炼而来的纯美存在。
    • 独立娟娟,满城朱紫总堪笑:独立的美丽让周围的繁华显得可笑。
    • 唐宫芳事记取:提到唐代的美好回忆,表达对古代美好事物的怀念。
    • 亭接沉香,衣裁素锦,曲谱霓裳新教:描绘亭子、衣服与音乐的和谐美。
    • 春寒退了。有出浴真妃,雪肤争皎:春天的到来,象征生命的复苏。
    • 带笑看来,玉颜相对好:描绘了美好相遇的场景。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仙子比作寒梅,强调其美的珍贵。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运用对仗,使其更为工整。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美的统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意象分析:

  • 寒梅:象征坚韧与清雅,代表高洁的品格。
  • 仙子:象征超凡脱俗的美,向往理想的境界。
  • 春寒: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朱紫:象征繁华与美丽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梅”象征什么?

    • A. 坚韧与清雅
    • B. 华丽与繁荣
    • C. 悲伤与失落
  2. “净因修到”指的是什么?

    • A. 外在的美丽
    • B. 内在的修养
    • C. 物质的富裕
  3. 诗中提到的“春寒退了”象征什么?

    • A. 冬天的结束
    • B. 生命的复苏
    •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端木埰的这首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融入了更多个人情感的表达。两首诗在美的表现上各有千秋,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简黄子耕 赠别吴仲权三首 其三 本斋 寄题分宜簿舍怀古阁为刘公度赋 怀灵山呈元衡 漫兴十一首 其十 赠别欧阳全真三首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其十七 落叶 挽李舒州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矛字旁的字 军不血刃 王许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将机就机 蕙损兰摧 文绫 潜移默运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岩堡 鼎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捱风缉缝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收缩压 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