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20:2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0:22:53
老僧分袂倏三年,犹访芳池跃翠泉。
新叠两山都未识,北堂引看更东偏。
老和尚与我分别已经三年了,我依然在寻访那芳香的池塘,跃动的翠绿泉水。
新叠的两座山我还未曾见过,北堂引我去看更向东的方向。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中的“老僧”与“芳池”、“翠泉”意象,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张镃,宋代词人,以其清新典雅的风格著称。生于北宋,受家庭影响,自幼喜爱诗词,常游历名山大川,创作了大量诗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张镃游历慈云岭时,表达了他与老和尚三年未见的思念,以及对新景的探索心情,折射出他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在形式上遵循了宋代五言绝句的结构,字数精炼却意蕴深远。开头的“老僧分袂倏三年”,通过时间的流逝引出了思念之情,如一缕轻烟,轻轻飘散在读者心头。接着“犹访芳池跃翠泉”,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似乎在追寻某种理想的境界,既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寄托。
后两句“新叠两山都未识,北堂引看更东偏”则表现出诗人对新景的好奇与探索精神。诗人用“新叠两山”形象地展现出环境的变化与新奇,似乎暗示着生活中的新机遇与可能性。而“北堂引看更东偏”则暗示着未来的方向,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追求,情感深沉而细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望,情感上流露出温暖与宁静。
诗词测试:
诗中“老僧”指的是谁?
A. 年长的和尚
B. 诗人的朋友
C. 一位诗人
答案:A
“芳池跃翠泉”中的“跃”字意指什么?
A. 跳跃
B. 观看
C. 游泳
答案:A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与自然的和谐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