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2:5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2:56:23
原文展示:
夜坐 张嵲 〔宋代〕 地炉火暖壁灯青,虚阁风惊铎乱鸣。门掩上方山月黑,北窗危坐听松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地炉中的火温暖了房间,墙壁上的灯光显得青幽幽的。空旷的阁楼外,风声惊动了悬挂的铃铛,发出杂乱的鸣响。门关闭着,上方的山月被乌云遮蔽,显得昏暗。我坐在北窗边,静静地听着窗外松树的声音。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为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晚独坐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深邃的夜晚景象。首句“地炉火暖壁灯青”,以温暖的火炉和青幽的灯光营造出一个温馨而静谧的氛围。次句“虚阁风惊铎乱鸣”,通过风声和铃声的交织,增添了一丝动感和神秘感。后两句“门掩上方山月黑,北窗危坐听松声”,则展现了作者独坐窗边,静听松声的情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地炉火暖壁灯青”描绘了怎样的氛围? A. 温暖而静谧 B. 寒冷而孤独 C. 热闹而喧嚣 答案:A
“虚阁风惊铎乱鸣”中的“惊”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北窗危坐听松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超然 C. 忧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