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2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26:33
作者: 沈佺期 〔唐代〕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卢家的一位少妇在郁金香的堂前,海燕在双栖的玳瑁梁上。
九月的寒砧声催促着木叶飘落,十年的征戍让我怀念辽阳。
白狼河的北岸音信断绝,丹凤城南的秋夜漫长。
谁说我含着愁苦就独自看不见,更让明月照耀着这流淌的黄河。
作者介绍: 沈佺期(约720-785),字子期,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以情感细腻和描写自然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以少妇的忧伤为引,表达了对失去亲人的思念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少妇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开头两句描绘了温馨的家庭环境,海燕的双栖暗示着夫妻的和谐美满,然而接下来的描写却急转直下,表现出诗人对战乱带来的离别和思念之苦。九月的寒砧声与飘落的木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十年的征戍不仅是对战士的思念,也是对自己情感的深切体验。诗中提到白狼河、丹凤城,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与对音信断绝的无奈,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愁苦与孤独。最后两句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明月的照耀与流黄的水流交织,既是对现实的感慨,也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少妇的视角,表达了对亲人离去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海燕”象征什么?
“寒砧”在诗中暗示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狼河”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两者都涉及孤独与思念,但李白的诗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沈佺期的作品更注重对家庭与故乡的怀念。沈佺期的诗通过具体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而李白则通过饮酒与月光,表达出一种洒脱的孤独。
卢家年轻的主妇,居住在以郁金香浸洒和泥涂壁的华美的屋宇之内,海燕飞来,成对成双地栖息于华丽的屋梁之上。 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丈夫远征辽阳已逾十载,令人思念。 白狼河北的辽阳地区音信全部被阻断,幽居在长安城南的少妇感到秋日里的夜晚特别漫长。 她哀叹:我到底是为哪一位思而不得见的人满含哀愁啊?为何还让那明亮的月光照在帏帐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