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岭南江行》

时间: 2025-04-26 04:36:34

诗句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6:34

原文展示:

瘴江南去入云烟,
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
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
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
岂容华发待流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瘴江流向云端的景象,远望去,黄茆草丛尽头就是海边。雨后的山腹,晴朗的天空下,留下了象的足迹。潭水的中心在阳光的照耀下,温暖得像是长蛟在流口水。射箭的工匠巧妙地窥伺游人的身影,而飓风的母亲却偏偏惊扰了旅客的船只。从今往后,忧虑的事情不止一件,怎能让白发等待流年的逝去呢?

注释:

  • 瘴江:指流经瘴气地区的江,瘴气是指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湿气。
  • 黄茆:指一种水生植物,常生于沼泽地。
  • 山腹:山的内部或腹部。
  • 象迹:象的足迹。
  • :传说中的一种水生动物,形如龙。
  • 射工:指射箭的工匠。
  • 飓母:飓风的母亲,寓意风暴的力量。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蛟”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龙有着密切的关系,常象征着水的力量与变化。“瘴江”则体现了岭南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宗元,号柳河,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他以散文和诗歌闻名,作品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柳宗元贬谪至永州期间,表现出他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及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作为一个经历了政治风波的文人,他在此诗中抒发了对生活的忧虑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岭南江行》以岭南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通过“瘴江南去入云烟”描绘出一幅朦胧的画面,给人以神秘感。随着视线的延伸,诗人将目光投向黄茆草丛与海边,展现出对辽阔自然的向往。接下来的“山腹雨晴添象迹”描绘了雨后清新的大自然,暗示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而“潭心日暖长蛟涎”则暗示了内心的温暖与安宁,但“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则又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惊险。最后两句将诗人的忧虑升华为对生命的思考,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人生的短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柳宗元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瘴江南去入云烟:描绘了瘴江流向远方,似乎消失在云烟之中,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2. 望尽黄茆是海边:远望去尽头是黄茆,象征着广阔的海洋,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3. 山腹雨晴添象迹:雨后山中出现了大象的足迹,给人以生动的自然画面。
    4. 潭心日暖长蛟涎:阳光照耀下的潭水温暖,暗示了生命的活力。
    5. 射工巧伺游人影:工匠在默默观察游人的身影,展现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6. 飓母偏惊旅客船:突如其来的风暴惊扰了旅客,暗示着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7. 从此忧来非一事:生活中将有多种忧虑。
    8. 岂容华发待流年:白发的到来不应只是等待时间的流逝。
  • 修辞手法: 本诗采用了比喻(如“瘴江南去入云烟”),拟人(如“飓母偏惊”),以及对仗(如“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岭南的自然风景,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时间流逝的珍惜。

意象分析:

  • 瘴江:象征着南方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特色。
  • 黄茆:代表着生命的繁茂与生机。
  • 象迹:暗示着生命的痕迹与自然的存在。
  • :象征着水的力量与流动。
  • 飓母:代表着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与变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岭南江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柳宗元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蛟”是指什么? A. 一种鱼
    B. 传说中的水生动物
    C. 一种鸟

  3.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生活的忧虑与时间的流逝
    C. 爱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1. 《登高》(杜甫)与《岭南江行》:

    • 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关注个人的遭遇与历史的变迁,后者则聚焦于自然与生命的联系。
  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 也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注重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与《岭南江行》的忧虑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柳宗元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壬午杂诗 三辅黄图载赵飞燕太液池结裾游宋公鸡蹠载飞燕太液池归风送远曲俱谓飞燕欲御风仙去杂用古语戏题于后 其一 贺新郎 秦侯不调累年识者叹息兹以规恢秘略亲简上知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壬午杂诗 代秦干上刑部张尚书 四纹四时 九日 山阿步月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黹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兀字旁的字 辍才 了无惧意 女字旁的字 阿拉伯字母 观场矮人 校缀 泥而不滓 慈乌返哺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镜花 理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