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4:02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作者: 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远道而来的使者李判官,千里迢迢向安西出发的情景。诗人感慨汉家明月映照着乡愁,胡地的沙尘让马蹄失去力气。途经河流时愁苦的心情无尽,越过碛口时感觉天空都低沉了。临别时,送他在军中饮酒,醉中写下家书。
岑参,唐代诗人,字子美,号青莲,曾任边地官员,以其描绘边塞风光和士兵生活的作品而闻名。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一种壮怀激烈的气概。
这首诗作于岑参任职安西时,正值动荡的边疆时期,诗人借送别友人李判官入京之际,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征战生活的不安与忧愁。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是岑参的一首送别诗,诗中结合个人的情感与边塞的壮丽景色,描绘了送别情景的同时,融入了浓厚的乡愁与对边疆生活的感慨。开篇以“远使”点明主旨,表达了出行的目的和距离的遥远,接着通过“汉月垂乡泪”将思乡之情与皎洁的月亮结合在一起,巧妙地展现了离别时的伤感。诗中“胡沙费马蹄”则生动刻画了旅途的艰辛,表现了边疆环境的恶劣。接下来的“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愁苦之情,仿佛在跨越广袤的沙漠时,天地都显得沉重而压抑。最后两句,诗人以送饮酒和醉中寄家书的方式,展现了士人之间的情谊与无奈,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生活的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朋友的祝福以及对边疆艰苦生活的感慨,深刻揭示了士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的交织。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王之涣
B. 岑参
C. 李白
D. 杜甫
“汉月垂乡泪”中的“汉月”指的是哪个朝代?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D. 明朝
“寻河愁地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思乡
D. 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