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0:19
水调歌头·一片苍崖璞
作者:吕颐浩 〔宋代〕
一片苍崖璞,孕秀自天锺。
浑如暖烟堆里,乍放力犹慵。
疑是犀眠海畔,贪玩烂银光彩,
精魄入蟾宫。
泼墨阴云妒,蟾影淡朦胧。
沩山颂,戴生笔,写难穷。
些儿造化,凭谁细与问元工。
那用牧童鞭索,不入千群万队,
扣角起雷同。
莫怪作诗手,偷入锦囊中。
这是一片苍翠的崖壁,如璞玉般蕴藏着自然的秀美,似乎是天所钟爱的。它好似暖烟堆积在一起,刚刚显露时却又显得懒散。让我怀疑这是否是犀牛在海边沉睡,贪恋那闪烁的银光。它的精灵似乎已经进入了月宫。墨色的阴云因妒忌而笼罩,月影在朦胧中荡漾。沩山的赞美,戴生的笔墨,写不尽那难以穷尽的美丽。些许的造化,谁能细细询问那位创作者?那牧童的鞭声又何必来驱赶,无法融入千群万队,犹如敲击出的雷同。不要责怪诗人,他只是偷偷地将这美好藏入他的锦囊之中。
作者介绍:吕颐浩,字子和,号半山,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兼工词。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吕颐浩游览沩山时,受到山水之美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创作灵感的思考。
《水调歌头·一片苍崖璞》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苍崖”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灵秀与壮美。开篇以“苍崖璞”引入,给人一种原始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接着,通过“暖烟堆里”形容景色的柔和,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慵懒的氛围。诗人用“犀眠海畔”比喻自然的珍贵,进一步表达对自然美的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泼墨阴云妒”,表达了自然美与人类创作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中“精魄入蟾宫”暗示了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思考。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反映了诗人对创作的探索与思考,显示了他深邃的艺术追求与人生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创作灵感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苍崖璞”意指什么?
A. 高耸的山崖
B. 未经雕琢的美
C. 破碎的玉石
D. 依山傍水的景色
“泼墨阴云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创作的渴望
C. 对美的嫉妒
D. 对人类的批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