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8:2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8:24:32
襄城大热喜雨
作者: 吕颐浩 〔宋代〕
大暑方蒸湿,云兴忽蔽空。
俄然飘细雨,快矣濯清风。
变化谁能测,炎凉迥不同。
马前襄汉路,山色有无中。
在盛夏的酷热中,湿气正浓,突然之间,云彩升起遮蔽了天空。
忽然间,细雨飘洒而下,令人感到清风拂面,快意无比。
谁能预测这样的变化呢?炎热和凉爽是如此截然不同。
在马前的襄汉路上,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作者介绍:吕颐浩,宋代诗人,字惟仲,号惟中。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情感与景物的交融。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盛夏,正值酷暑,作者在襄城地区,感受到了自然的变化,细雨来临让酷热的夏日有了些许的清凉,表达了对天气变化的感慨和对自然的喜悦。
《襄城大热喜雨》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夏雨到来的喜悦。诗的开头以“大暑方蒸湿”写出盛夏的炎热,接着“云兴忽蔽空”则表现了天气的突变,给人一种紧迫感。随后细雨的到来,如同一阵清新的风,洗净了炎热,令人无比舒畅,诗人在此展现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欣赏。
“变化谁能测”一句,表达了对自然变化无常的感慨,也隐含了人对自然的无奈与敬畏,而“炎凉迥不同”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比,表现出夏季的酷热与雨后的清凉之间的强烈反差。最后一句“马前襄汉路,山色有无中”则以马前的视角,描绘了襄汉路的自然景色,山色在雨中时隐时现,给人一种朦胧而又美丽的感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对美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炎凉的不同)、拟人(快意的清风)、形象描绘(山色的变化)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一场夏雨,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欣赏,同时也反映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云兴”指的是什么?
a) 雨水
b) 云彩升起
c) 太阳
诗人对炎热与凉爽的态度是?
a) 喜欢炎热
b) 喜欢凉爽
c) 对比两者的无常
“马前襄汉路”中的“马前”指的是?
a) 骑马的状态
b) 行走的景象
c) 交通的繁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山居秋暝》相比,吕颐浩的这首诗更注重夏季的变化,而王维则通过秋天的静谧表现出另一种自然的美。在意象上,王维的诗突出了山水的宁静与和谐,而吕颐浩则强调了天气变化的动态与瞬息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