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0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09:34
江村行
——张籍
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
耕场磷磷在水底,短衣半染芦中泥。
田头刈莎结为屋,归来系牛还独宿。
水淹手足尽有疮,山虻绕身飞飏飏。
桑林椹黑蚕再眠,妇姑采桑不向田。
江南热旱天气毒,雨中移秧颜色鲜。
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
在南塘水面上,芦笋长得齐齐整整,田里种稻子却没有划好畦。耕作的地方水底泥泞,短衣裹着芦苇中沾满了泥。田头割下的莎草搭成小屋,归来时将牛拴住自己却独自过夜。水淹没了手足,伤痕累累,山虻在身边飞来飞去。桑树林中,黑色的桑椹下蚕又沉沉入睡,妇女们采桑却不愿再到田里。江南的干旱天气酷烈,雨中移秧的稻子颜色鲜亮。一年耕作辛苦艰难,田里丰收时家家户户都要祭神。
张籍,字华亭,唐代诗人,生于河南,曾任职于地方官府。他的诗歌多描绘乡村生活,反映农民的艰辛与社会现实,风格朴实无华,富有生活气息。
该诗写于唐代中期,彼时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农民生活艰辛。在自然灾害频繁、气候变化无常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农民的日常生活,反映出他们的劳作与不易,表达了对农民辛勤付出的同情及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江村行》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江南乡村的田园生活,展现了农民在自然环境中劳作的辛苦与不易。诗中通过“南塘水深芦笋齐”的开头,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但随之而来的是对农村生活艰难的深刻揭示。诗人用“短衣半染芦中泥”展现了农民的辛劳与泥泞的耕作环境,生动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态。
而“水淹手足尽有疮”则通过描写水灾的影响,突显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和无奈。后面提到的“桑林椹黑蚕再眠”,则是对农民生活的另一种展现,表现出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努力生存和生活的景象。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伤,反映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对农民辛苦劳作的同情,表达了对劳动者的赞美与敬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农民的辛勤与不易,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与对农民的关怀,体现了劳动者的伟大和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南塘水深”是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诗中“田头刈莎结为屋”表现了什么?
诗中描写的“水淹手足尽有疮”传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