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扃岫为张支使作二首》

时间: 2025-05-01 14:48:37

诗句

士衡招隐翠幄,长统卜居露帏。

未若君家扃岫,千峰尽锁双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48:37

原文展示:

士衡招隐翠幄,长统卜居露帏。未若君家扃岫,千峰尽锁双扉。

白话文翻译:

士衡在翠色的帐篷中招待隐士,长统则在露天的帷帐下居住。比起您家那扇扃锁的山峦,千峰都被锁住在双扉之内,显得更加幽静深邃。

注释:

  • 士衡:指士人或隐士,可能是指一位叫士衡的人。
  • 招隐:邀请隐士前来。
  • 翠幄:绿色的帐篷,这里形容隐士的环境优美。
  • 长统:可能是指长袍的统领,或者指一个人。
  • 卜居:选择住处。
  • 露帏:露天搭建的帷帐。
  • 扃岫:指山间的门扉,象征幽静的环境。
  • 千峰尽锁:千山万水都被锁住,意指环境的幽深和人迹罕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特立(约1100-1160年),字君道,号云峰,南宋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融情于景,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热爱。诗中提到的隐士生活和山水意境,是当时文人雅士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扃岫为张支使作二首》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与山水自然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姜特立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理解。诗的开头,士衡招隐于翠色的帐篷中,营造了一种清幽雅致的环境,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接着提到“长统卜居露帏”,暗示隐士的生活状态,似乎是在与自然亲密接触。最后一句“未若君家扃岫,千峰尽锁双扉”更是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通过对比,强调了隐士生活的孤寂与宁静,表现出一种内心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翠色的帐篷与千峰锁扉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赞美与对自然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写,姜特立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脱离尘世的理想空间,让人不禁向往那种清新脱俗的生活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士衡招隐翠幄:士人邀请隐士,营造出优雅的环境。
  • 长统卜居露帏:长袍的隐士在露天生活,表现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态度。
  • 未若君家扃岫:对比君家与隐士的生活状态。
  • 千峰尽锁双扉:千山被锁,象征着隐士生活的孤独与深邃。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士衡与君家环境的对比,突出了隐士生活的幽静。
  • 意象:翠幄、露帏、千峰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反映出人们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幄:象征宁静、优雅的生活环境。
  • 露帏:表现出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
  • 扃岫:象征幽静、闭塞的自然环境,隐士的栖息之地。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隐士生活场景,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士衡”指的是谁? a) 隐士
    b) 士人
    c) 诗人
    答案:b

  2. “翠幄”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伤感
    b) 宁静
    c) 热闹
    答案:b

  3.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对比隐士与君家的生活? a) 描述
    b) 对比环境
    c) 用典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水环境与隐士生活的美好。

诗词对比

  • 比较姜特立的《扃岫》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赞美,但姜特立更突出隐士的孤独感,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 过宁靖王墓 应祷诗留天圣观 霍岳庙 咏史二首 其二 咏史二首 其一 咏史二首 咏史二首 咏琴志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示字旁的字 衡虚 棉蚜 士字旁的字 转于沟壑 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聿字旁的字 五世其昌 中外驰名 晴咔 鬯字旁的字 计伐称勋 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神鬼不测 丶字旁的字 迎奸卖俏 包含髓的词语有哪些 无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