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3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37:45
使君决遣烈秋霜,不许乌衣立坐傍。一吏持毫供点染,向来雁鹜不成行。
这位使君在严寒的秋霜中下令,不允许那些穿着乌衣的人在旁边立坐。一位官吏手持毛笔,准备为他们点染,然而往日的雁群和野鸭却无法聚成一行。
本诗中提到的“雁鹜不成行”可理解为一种失群的状态,象征着人们在社会动荡或政治压制下失去团结与自由。古代诗词常用鸟类象征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
姜特立,字德辉,号云卿,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社会现实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虞察院生日》是姜特立在某位权贵的生日宴会上所作,寓意在庆祝中感悟人生的无常与社会的动荡。诗中流露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展开,前两句描绘了冷酷的环境和官员的威严,表现出一种压迫感。诗人通过“使君决遣烈秋霜”传达出一种不近人情的官僚作风,而“乌衣立坐傍”则暗示了社会底层民众的无奈与边缘化。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一吏持毫供点染”展现了官吏的权威和对艺术的掌控,然而“雁鹜不成行”则表达了群体的分散和失序,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整首诗在严肃的氛围中透出对人生与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敏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使君”指的是?
“雁鹜不成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
答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对比,姜特立的作品更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豪情。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