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4:2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4:27:37
却暑回飚入暮林,衰蝉无力尚微吟。不须更问秋多少,着蕊黄花已可簪。
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清风吹拂着傍晚的树林,衰弱的蝉鸣依旧微弱地吟唱着。不必再问秋天有多少,已经有黄花盛开,可以用它来插在头上了。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衰蝉”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反映出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涉及自然景物,情感细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借景抒情,表现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本诗创作于秋季,诗人感受到了季节的变换,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季的气息,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却暑回飚入暮林,衰蝉无力尚微吟”描绘了一个清凉的秋夜,风轻轻拂过树林,带走了夏天的炎热,而蝉声微弱,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诗人在此处以“却暑”引出秋的到来,令人感受到一种清新与宁静。
而后两句“不须更问秋多少,着蕊黄花已可簪”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秋天的欣然接受,黄花已经开得正盛,象征着秋天的成熟和丰盈,诗人用黄花簪在头上,似乎在享受着秋天的美丽与丰收。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的魅力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展现出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感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着蕊黄花已可簪”中的“黄花”象征什么?
诗中“衰蝉无力尚微吟”中的“衰蝉”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