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7:24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孟浩然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我曾读过高士的传记,最赞赏陶渊明。
整日沉浸于田园的乐趣,自认为像羲和那样的人。
我又该何去何从呢?默默无言只是随意问路。
中年时已废弃了丘壑,身在上国却受旅途风尘的困扰。
忠心想要侍奉明主,孝心想要侍奉年迈的父母。
归来时正值炎夏,耕种的农活却赶不上春天。
在北窗下扇着扇子,枕着头,采摘南边涧水旁的芝草。
因而向同列的友人致谢,我向往的是颍阳的真实。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字浩然,号孟溪,生于今湖北省,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作者归乡之际,正值仲夏,表达了他对乡土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陶渊明是其理想的隐士形象,反映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是一首抒情诗,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反思。诗的开头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高洁理想的追求,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与田园乐趣成为他向往的目标。接着,诗人反思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忠孝的追求与人生选择的困惑。通过“栖栖徒问津”一句,诗人表现出对自己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中年时的“废丘壑”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的放弃,以及在上国的旅途风尘中感受到的疲惫与失落。最后,诗人选择在归乡后的夏季中,安静地耕作和采摘,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纷扰的逃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测试:
孟浩然的《仲夏归汉南园》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陶征君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