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时间: 2025-04-26 00:17:24

诗句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7:24

原文展示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孟浩然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白话文翻译

我曾读过高士的传记,最赞赏陶渊明。
整日沉浸于田园的乐趣,自认为像羲和那样的人。
我又该何去何从呢?默默无言只是随意问路。
中年时已废弃了丘壑,身在上国却受旅途风尘的困扰。
忠心想要侍奉明主,孝心想要侍奉年迈的父母。
归来时正值炎夏,耕种的农活却赶不上春天。
在北窗下扇着扇子,枕着头,采摘南边涧水旁的芝草。
因而向同列的友人致谢,我向往的是颍阳的真实。

注释

  • 高士:指高洁的士人或隐士。
  • 陶征君: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隐士和诗人,以田园诗著称。
  • 羲皇人:传说中的太阳神,代表光明与理想。
  • 栖栖徒问津:栖栖意为徘徊不前,徒问津意为无所事事地问路,表达一种迷茫的状态。
  • 上国:指京城或大国,常见于古诗中。
  • 忠欲事明主:忠心希望能为明主效力。
  • 采芝:指在南涧边采摘芝草,芝草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字浩然,号孟溪,生于今湖北省,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作者归乡之际,正值仲夏,表达了他对乡土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陶渊明是其理想的隐士形象,反映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是一首抒情诗,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反思。诗的开头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高洁理想的追求,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与田园乐趣成为他向往的目标。接着,诗人反思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忠孝的追求与人生选择的困惑。通过“栖栖徒问津”一句,诗人表现出对自己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中年时的“废丘壑”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的放弃,以及在上国的旅途风尘中感受到的疲惫与失落。最后,诗人选择在归乡后的夏季中,安静地耕作和采摘,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纷扰的逃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钦佩,陶渊明的隐士形象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诗人沉浸在田园生活中,认为自己如同羲和一般理想化。
  3.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表达了对未来选择的无奈与迷茫。
  4.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中年的沉重与对繁华的厌倦。
  5.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内心对忠孝的追求与责任感。
  6.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归乡的时机与耕作的无奈。
  7.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展现了归乡后的闲适生活。
  8.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表达了对真实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田园与世俗生活的对比,突出诗人内心的挣扎。
  • 意象:使用“北窗”“南涧”等自然意象,营造出宁静悠远的田园氛围。
  • 比喻:将羲皇比作理想化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高尚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和对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田园:象征着自然与宁静,代表诗人内心向往的理想生活。
  • 羲皇:象征着光明与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的志向。
  • 北窗与南涧:分别代表着诗人的内心宁静与自然的亲近,寓意着诗人渴望回归自然生活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孟浩然的《仲夏归汉南园》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繁华的追求
    • B.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C. 对政治的关注
  2. 诗中提到的陶征君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陶渊明
    • B. 陶侃
    • C. 陶弘景
  3.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忍辱负重
    • B. 忠孝之心
    • C. 追求权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鸟鸣涧》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的乐趣,强调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水的描写,展示了宁静与自然的结合,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安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孟浩然诗文集》
  • 《诗词鉴赏与赏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醉花阴 赋瞿园秋色分题得剪秋罗 醉花阴 题所临易安居士折菊图 醉花阴 醉花阴 送希召赴洛次韵 醉花阴 步漱玉韵 醉花阴 梅花风谢 醉花阴·春闺,寄大颠济南 醉花阴 艾德林教授访瞿禅西子湖上,云于宋词最喜漱玉一编,瞿禅既赠此词,予亦效颦一阕 醉花阴 题吴兰雪《新田十忆图》 醉花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遁光不耀 妙能 平地波澜 迹人 乱点鸳鸯 机枸子 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何论 然膏 齒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长枕大被 釒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宁与千人好,莫与一人敌 伤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