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拟长吉十二月乐辞》

时间: 2025-05-11 06:36:50

诗句

大堤韦曲芳菲菲,曲尘粉絮迷东西。

榆烟梨月烘夜白,春国染花成五色。

饧箫社鼓欢拍拍,五侯七贵争芳夕。

乌丝细织留春语,怨血千枝吟杜主。

翠楼歌冷粉魂愁,一夜东风落芗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6:36:50

原文展示:

《拟长吉十二月乐辞》

大堤韦曲芳菲菲,曲尘粉絮迷东西。
榆烟梨月烘夜白,春国染花成五色。
饧箫社鼓欢拍拍,五侯七贵争芳夕。
乌丝细织留春语,怨血千枝吟杜主。
翠楼歌冷粉魂愁,一夜东风落芗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繁华的社交场合。大堤旁的花草芬芳四溢,飞舞的尘土和花絮弥漫在东西两边。榆树的烟雾和梨花的月光交相辉映,夜晚显得格外洁白。春天的国度里,花朵被染上了五彩斑斓的色彩。饧箫和社鼓的声音欢快动听,显得热闹非凡,贵族们争相展现自己的风采。细细的乌丝编织着春天的情话,痛苦的情感在这千枝花中吟唱。高楼上的歌声带着凉意,粉色的灵魂充满愁苦,夜里东风送来细雨,飘洒在芗草上。

注释:

  • 韦曲:地名,指长安附近的一个地方。
  • 芳菲菲:形容花草芳香而美丽的样子。
  • 榆烟:榆树的烟雾,象征春天的气息。
  • 梨月:梨花和月色,意指春夜的美景。
  • 饧箫社鼓:指宴会上的乐器,形容热闹的场面。
  • 五侯七贵:指当时的贵族,象征社会的繁华。
  • 怨血千枝:表达了对往事的惆怅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翠楼:高楼,象征着富贵和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密,字公谨,号仲明,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生于南宋时期。周密以词著称,风格清新婉约,常以描绘自然风景和社会生活为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繁盛之时,周密以此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春天不仅是自然的复苏,也是人们社交活动的高峰期。

诗歌鉴赏:

《拟长吉十二月乐辞》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人文活动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赞美。开头两句描绘了大堤旁花草的芬芳,生动地展现出春天的气息。接下来的描写则将视角转向夜晚的美景,榆树的烟雾和梨花的皎洁月光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美丽的画面。

在表现社交场合时,诗中提到的“饧箫社鼓”与“五侯七贵”生动地描绘出了当时的热闹场面,展现了贵族们的奢华生活与欢乐氛围。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变,乌丝细织的春语和怨血千枝的吟唱,似乎在暗示着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春天短暂的感伤。最后一句“东风落芗雨”则用自然的细雨来承载情感的愁绪,给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堤韦曲芳菲菲:描写春天大堤旁花草的美丽。
  2. 曲尘粉絮迷东西:飞舞的尘土与花絮,营造出春天的氛围。
  3. 榆烟梨月烘夜白:榆树的烟雾与梨花的月光,呈现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4. 春国染花成五色:春天的国度,花朵色彩斑斓,象征繁荣。
  5. 饧箫社鼓欢拍拍:宴会上的乐器声,热闹的场面。
  6. 五侯七贵争芳夕:贵族们在春夜争相展现自己的风采。
  7. 乌丝细织留春语:编织春天的情话,暗示情感的细腻。
  8. 怨血千枝吟杜主:对往事的追忆与情感的抒发。
  9. 翠楼歌冷粉魂愁:高楼上的歌声带来一丝愁苦。
  10. 一夜东风落芗雨:春风送来的细雨,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与人们的情感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春语被细织,赋予情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短暂时光的感慨。诗人在欢快与忧伤之间游走,展现了复杂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菲: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榆烟、梨月:代表自然景色的和谐美。
  • 饧箫社鼓:象征社交生活的繁华与热闹。
  • 乌丝:隐喻情感,代表细腻的思绪。
  • 翠楼:象征富贵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哪个?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五侯七贵”指的是哪些人群? A. 平民
    B. 贵族
    C. 学者
    D. 武将

  3. 诗中“怨血千枝吟杜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平静
    D. 兴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与情感。
  • 李白的《月下独酌》:探讨孤独与美好生活的对比。

诗词对比

  • 周密的《拟长吉十二月乐辞》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以自然为题材,但前者更注重春天的繁华与社交,后者则关注于离别的伤感。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思想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人生观和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周密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壬寅元日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 即事十首 山行 次韵酬戴式之 舟次严陵 约黄成之观琼花予不及从以诗代简 即事十首 送刘子范粹宜春 黄粹饷鲎一徐尉饷蝤蛑十同时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百年之欢 包含震的词语有哪些 韋字旁的字 斜封 山翠 俗不伤雅 明白晓畅 非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奚假 白字旁的字 现世报 里字旁的字 踟躇不前 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弥的成语 断凫续鹤 香港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