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7:05
沛公三尺剑,欲溺章甫冠。
莫致鲁二生,佐命惟彭韩。
举世尚功利,有若蜹慕酸。
末造不可支,问玺生雄奸。
真人握赤符,援臂鼎再安。
灼知受病源,极力回狂澜。
异时南阳亲,缘附攀龙翰。
矧如吾子陵,久要平生欢。
何至变姓名,坐钓七里滩。
三聘始一往,矫矫如孤鸾。
惟知贵天爵,不羡人间官。
欲为故人留,终愧负素餐。
而况故人情,安保不易阑。
君房真痴人,乃欲相控抟。
醉后偶伸足,岂料星象干。
始知市朝隘,不及山林宽。
归来富春山,山色终耐看。
岂无秦山商,亦有周溪磻。
出处虽不同,同在济世难。
先生意有在,未易浅近观。
东都贵节义,公实闿其端。
流风数百载,犹足愧老瞒。
云台不可画,汉史不可刊。
至今桐江鱼,不上俗士竿。
纷纷往来舟,含羞登公坛。
口虽强模写,颡泚胆亦寒。
世代山云移,功业山花残。
惟有东西台,终古青巑岏。
孤霞冠山椒,明月流清湍。
高人不可见,慨古空长叹。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7:05
沛公三尺剑,欲溺章甫冠。
莫致鲁二生,佐命惟彭韩。
举世尚功利,有若蜹慕酸。
末造不可支,问玺生雄奸。
真人握赤符,援臂鼎再安。
灼知受病源,极力回狂澜。
异时南阳亲,缘附攀龙翰。
矧如吾子陵,久要平生欢。
何至变姓名,坐钓七里滩。
三聘始一往,矫矫如孤鸾。
惟知贵天爵,不羡人间官。
欲为故人留,终愧负素餐。
而况故人情,安保不易阑。
君房真痴人,乃欲相控抟。
醉后偶伸足,岂料星象干。
始知市朝隘,不及山林宽。
归来富春山,山色终耐看。
岂无秦山商,亦有周溪磻。
出处虽不同,同在济世难。
先生意有在,未易浅近观。
东都贵节义,公实闿其端。
流风数百载,犹足愧老瞒。
云台不可画,汉史不可刊。
至今桐江鱼,不上俗士竿。
纷纷往来舟,含羞登公坛。
口虽强模写,颡泚胆亦寒。
世代山云移,功业山花残。
惟有东西台,终古青巑岏。
孤霞冠山椒,明月流清湍。
高人不可见,慨古空长叹。
沛公手握三尺剑,想要沉溺在章甫的冠冕之中。
不要再提鲁二生的事,辅佐大业的只有彭越和韩信。
整个世界都在追求功利,犹如蜹虫对酸梅的渴求。
最后的局面无法支撑,问问那些被玺印所生的奸邪之徒。
真正的人握着赤色符印,援助臂膀再度安定。
深知病根所在,竭尽全力逆流而上。
在不同的时代,南阳的亲密关系,依附于攀龙的翰墨。
何况我如子陵,长久渴望平生的欢愉。
何至于改名换姓,坐在七里滩钓鱼。
三次聘请开始第一次的访问,犹如孤鸾高飞。
只知道珍贵的天爵,不羡慕世间的官职。
想为故人留下,最终却愧对那份薄宴。
更何况故人的情谊,安能轻易打发。
君房真是个痴人,想要互相拉扯。
醉后随意伸脚,岂料星辰的象位不佳。
开始明白市朝的狭隘,不及山林的宽广。
归来富春山,山色总是耐人寻味。
难道没有秦山的商贾,也有周溪的磻石。
出处虽然不同,却同在济世的艰难中。
先生的意图在此,不易被浅薄所理解。
东都的节义高贵,公实是开辟其端的根本。
流传风气数百年,仍然让人羞愧于老迈的掩饰。
云台不能画,汉史无法刊印。
直到现在桐江的鱼,仍不屑于俗士的钓竿。
往来舟船纷纷,含羞地登上公坛。
口中虽能强模仿,心里却也胆寒。
世代变迁,山云移,功业如山花般凋零。
唯有东西台,永远青翠挺拔。
孤独的霞光冠于山椒,明月流淌于清流。
高人不可见,感叹古今空长叹。
周密(1232年-1308年),字文举,号庐山,南宋末及元初著名词人、诗人。其作品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感慨。
《钓台三十韵》创作于周密晚年,诗中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世俗功利的厌倦。
《钓台三十韵》是一首反映诗人对人生、对历史、对理想的深刻思考的长诗。诗中以沛公刘邦的形象开篇,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周密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提出了“举世尚功利”的观点,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功名的极度追求。诗中提到的彭越和韩信,象征着历史上那些真正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英雄。同时,诗中对蜹虫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逐。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逐渐转向对隐逸生活的赞美,提及“坐钓七里滩”,展现了他渴望安静、远离世俗的心情。诗中通过描绘富春山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最后,诗人感慨“高人不可见”,反映了他对理想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对名利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探讨人生的意义,表达出一种高洁的理想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钓台三十韵》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周密
C. 李白
D. 陶渊明
诗中提到的“沛公”指的是谁?
A. 曹操
B. 刘邦
C. 诸葛亮
D. 孙权
诗中用“蜹慕酸”比喻什么?
A. 人对自然的渴望
B. 人对功名的追逐
C. 人对友情的珍惜
D. 人对财富的向往
答案: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但王维更加强调与自然的和谐,而周密则更多地反思历史与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