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21:0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21:01:21
作者: 程垓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娟娟霜月又侵门。对黄昏。怯黄昏。愁把梅花,独自泛清尊。酒又难禁花又恼,漏声远,一更更,总断魂。断魂。断魂。不堪闻。被半温。香半温。睡也睡也,睡不稳谁与温存。只有床前红烛伴啼痕。一夜无眠连晓角,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皎洁的霜月又透过门扉,映照在黄昏时分。我对着黄昏感到怯懦,愁苦中把梅花独自倒入清酒中。酒难以禁锢我的思绪,梅花又让我心烦,漏声渐远,时光一分一秒地过去,令我魂断肠断。魂断肠断。魂断肠断。无法忍受这样的痛苦。被半温的香气萦绕,心情也变得半温。睡啊睡啊,睡得不安稳,谁来与我分享这一刻的温存?只有床前的红烛陪伴着我的啼痕。一夜无眠,直到晨角响起,我的身影瘦弱得如梅花,更显得几分消瘦。
梅花在中国诗词中常常象征高洁和坚韧,而在此诗中则与愁苦相结合,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提到的“红烛”也常用作思念、孤独的象征,反映出作者的情感状态。
作者介绍: 程垓,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擅长抒情,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可能产生于一个孤寂的夜晚,反映了作者在思念梅花的同时,内心的愁苦与孤独。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尤其是在夜深人静时,思绪更显得沉重。开头的“娟娟霜月”与“黄昏”,为整首词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又愁绪的氛围,作者在这样的背景下,独自品酒,感受到梅花的愁苦,展现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
“酒又难禁花又恼”一句,生动地描述了酒与花的相互关系,酒无法驱散心中的愁苦,而花又令心绪更加烦恼。接下来的“漏声远,一更更,总断魂”,则通过时间的流逝,反映出作者愈发加深的悲伤,重复的“断魂”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自拔的痛楚。
诗的结尾则是对孤独夜晚的深刻描绘,“一夜无眠连晓角”,当晨曦来临之时,身体的虚弱与心理的疲惫形成对比,给人以深思。整首词用典雅的语言与淳朴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孤独而又美丽的画面,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黄昏时分的孤独与愁苦,借梅花和酒的意象,揭示出内心深处的思念与无奈,展现了对温暖陪伴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半温”指的是什么?
诗人是如何表达内心孤独的?
诗中“断魂”重复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