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菩萨蛮》

时间: 2025-05-13 00:18:21

诗句

象床触响钗梁凤。

娇莺唤断春闺梦。

裙衩映垂杨。

曾惊游冶郎。

一从春色去。

玉貌浑非故。

夫婿是浮云。

愁风愁水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0:18:21

原文展示:

菩萨蛮 谭献 〔清代〕 象床触响钗梁凤。娇莺唤断春闺梦。裙衩映垂杨。曾惊游冶郎。一从春色去。玉貌浑非故。夫婿是浮云。愁风愁水频。

白话文翻译:

象牙床上的钗子发出响声,像是凤凰的鸣叫。娇媚的黄莺叫声打断了春闺中的美梦。裙摆与垂柳相映成趣。曾让游荡的少年为之惊艳。自从春色消逝,美丽的容颜已不复从前。丈夫如同浮云般飘忽不定,频繁地为风和水而忧愁。

注释:

  • 象床:用象牙装饰的床。
  • 钗梁凤:指钗子,比喻钗子发出的声音像凤凰的鸣叫。
  • 娇莺:娇小的黄莺,形容声音婉转动听。
  • 春闺梦:指女子在春闺中的梦境,通常指美好的梦境。
  • 裙衩:裙子的下摆。
  • 垂杨:垂柳,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
  • 游冶郎:游荡的少年,指浪荡不羁的年轻人。
  • 玉貌:美丽的容貌。
  • 浑非故:完全不同于从前。
  • 夫婿是浮云:比喻丈夫行踪不定,不可依靠。
  • 愁风愁水频:频繁地为风和水而忧愁,形容心情不安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献(约1840-1901),字子真,号梅庵,清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通过女子春闺梦断、容颜衰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菩萨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日闺中的场景,通过女子梦断、容颜衰老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象床触响钗梁凤”和“娇莺唤断春闺梦”两句,以声音为媒介,巧妙地将现实与梦境相连,展现了女子内心的细腻情感。后句“裙衩映垂杨”和“曾惊游冶郎”则通过视觉形象,勾勒出一幅春日闺中的生动画面。结尾“夫婿是浮云,愁风愁水频”则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女子对丈夫行踪不定的忧虑和对生活不安定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清代闺怨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象床触响钗梁凤”:象牙床上的钗子发出响声,比喻钗子发出的声音像凤凰的鸣叫,形象生动。
  2. “娇莺唤断春闺梦”:娇媚的黄莺叫声打断了春闺中的美梦,通过声音的描写,表达了女子梦醒后的失落感。
  3. “裙衩映垂杨”:裙摆与垂柳相映成趣,通过视觉形象,描绘了春日闺中的景色。
  4. “曾惊游冶郎”:曾让游荡的少年为之惊艳,表达了女子曾经的美丽和魅力。
  5. “一从春色去”:自从春色消逝,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6. “玉貌浑非故”:美丽的容颜已不复从前,表达了女子对青春逝去的感慨。
  7. “夫婿是浮云”:比喻丈夫行踪不定,不可依靠,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不安和忧虑。
  8. “愁风愁水频”:频繁地为风和水而忧愁,形容心情不安定,深化了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钗梁凤”比喻钗子发出的声音像凤凰的鸣叫,“夫婿是浮云”比喻丈夫行踪不定。
  • 拟人:如“娇莺唤断春闺梦”中,黄莺的叫声被拟人化为打断梦境的行为。
  • 对仗:如“象床触响钗梁凤”与“娇莺唤断春闺梦”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女子春闺梦断、容颜衰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通过对声音和视觉形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女子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不安定的忧虑,深化了主题。

意象分析:

  • 象床:象征奢华和精致的生活。
  • 钗梁凤:象征女子的美丽和娇媚。
  • 娇莺:象征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 春闺梦:象征女子美好的梦想和愿望。
  • 裙衩映垂杨:象征春日闺中的宁静和美丽。
  • 游冶郎:象征浪荡不羁的年轻人。
  • 玉貌:象征女子的美丽和青春。
  • 夫婿是浮云:象征丈夫的不稳定和不可依靠。
  • 愁风愁水频:象征女子内心的不安和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象床触响钗梁凤”中的“钗梁凤”比喻什么? A. 钗子发出的声音 B. 凤凰的鸣叫 C. 女子的美丽 D. 春天的生机 答案:A

  2. 诗中“娇莺唤断春闺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失落 D. 平静 答案:C

  3. 诗中“夫婿是浮云”比喻什么? A. 丈夫的稳定 B. 丈夫的不稳定 C. 丈夫的美丽 D. 丈夫的忠诚 答案:B

  4. 诗中“愁风愁水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平静 D.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子春闺中的情感和梦境,与谭献的诗有相似的主题。
  • 纳兰性德的《菩萨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情感和人生感慨,与谭献的诗风格相近。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谭献的《菩萨蛮》:两者都描绘了女子春闺中的情感和梦境,但李清照的诗更加婉约和含蓄,而谭献的诗则更加直白和深刻。
  • 纳兰性德的《菩萨蛮》与谭献的《菩萨蛮》:两者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情感和人生感慨,但纳兰性德的诗更加抒情和感伤,而谭献的诗则更加深刻和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收录了谭献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李清照诗词选》:收录了李清照的诗作,可以与谭献的诗进行对比阅读。
  • 《纳兰性德诗词选》:收录了纳兰性德的诗作,可以与谭献的诗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游 春游 春游曲 春游曲 行路难 其二十七 行路难 其二 行路难 其四十 行路难 其五 行路难 其三十 行路难 其四十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叹的成语 货柜 病字头的字 嗟悔亡及 舌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花拳绣腿 简讯 杜弊清源 包含瑜的词语有哪些 佐属 习坎 业字旁的字 千金贵体 衣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自投罗网 诳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