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晚春》

时间: 2025-04-26 20:37:14

诗句

开尽荼蘼白昼沉,枝头声已变春禽。

落花莫遣东风恼,小立閒庭爱绿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7:14

晚春

作者: 吴璞 〔宋代〕


原文展示:

开尽荼蘼白昼沉,
枝头声已变春禽。
落花莫遣东风恼,
小立閒庭爱绿阴。


白话文翻译:

在白昼沉静的时候,荼蘼花已然凋谢,树梢上的鸟鸣声也变成了春天的鸟儿。落花不要让东风来打扰,我在小庭院中静静地站立,喜爱这片绿荫。


注释:

  • 荼蘼: 一种花,通常在春末盛开,象征春天的结束。
  • 白昼沉: 指白天安静沉寂,形容气氛。
  • 春禽: 春天的鸟类,暗指春天的气息。
  • 落花莫遣东风恼: 意思是不要让东风来打扰落花的宁静。
  • 小立閒庭: 在小庭院中静静地站立。

典故解析:

荼蘼花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结束与夏天的到来。诗中提及的东风,也常常与春天的生机相联系,但在此却成为打扰宁静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璞,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吴璞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晚春时节,正值花谢草枯之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与对自然宁静的喜爱。


诗歌鉴赏:

《晚春》是一首意境清新、情感细腻的诗作。诗人在春天的尾声,通过对荼蘼花的描绘,引发读者对春季短暂美好的感慨。诗的开头部分,“开尽荼蘼白昼沉”,一方面展示了春天的消逝,另一方面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枝头声已变春禽”,通过鸟鸣声的变化,暗示了季节的更替,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受。

“落花莫遣东风恼”,这一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似乎希望在花落的瞬间,保留那份静谧与美好。最后一句“小立閒庭爱绿阴”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他在绿荫下的悠闲与宁静,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引导读者体会到春天的美好与逝去,留给人们一种淡淡的惆怅之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开尽荼蘼白昼沉: 荼蘼花已开尽,暗示春天的结束,白昼显得沉寂,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2. 枝头声已变春禽: 鸟鸣声的变化象征着季节的更替,春天已不再。
  3. 落花莫遣东风恼: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的渴望,希望不要有外力打扰。
  4. 小立閒庭爱绿阴: 诗人静静地站立在庭院中,享受绿荫带来的宁静与凉爽,表现出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拟人: “东风恼”赋予自然力量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 “落花莫遣东风恼”与“小立閒庭爱绿阴”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静与动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美好的珍惜,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荼蘼花: 象征春天的结束,寓意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
  • 东风: 既是春天的象征,也可以引申为打扰与变化的力量。
  • 绿阴: 代表着宁静与舒适,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荼蘼”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开始
    B. 春天的结束
    C. 夏天的来临
    D. 秋天的预兆

  2. 诗人希望东风带来什么? A. 宁静
    B. 打扰
    C. 生机
    D. 繁荣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留恋
    B. 对秋天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冬天的期待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晚春》与《春望》: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怀,但《晚春》更注重于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而《春望》则更多地涉及到对国家和时局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吴璞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雪中通判家饮回 送阎中孚郎中知磁州 宣麻 二马 送孙隐之都官通判秀州 嘲江翁还接篱 和吴冲卿元会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寄题张令阳翟希隐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鸿戏海 臣字旁的字 瞬息之间 遵酌 暴横 瓜字旁的字 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海涯天角 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厂字头的字 窈窕冥冥 浑家 守正不移 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水字旁的字 尘境 遗臭万世 爻字旁的字 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