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7:14
作者: 吴璞 〔宋代〕
开尽荼蘼白昼沉,
枝头声已变春禽。
落花莫遣东风恼,
小立閒庭爱绿阴。
在白昼沉静的时候,荼蘼花已然凋谢,树梢上的鸟鸣声也变成了春天的鸟儿。落花不要让东风来打扰,我在小庭院中静静地站立,喜爱这片绿荫。
荼蘼花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结束与夏天的到来。诗中提及的东风,也常常与春天的生机相联系,但在此却成为打扰宁静的象征。
作者介绍: 吴璞,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吴璞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晚春时节,正值花谢草枯之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与对自然宁静的喜爱。
《晚春》是一首意境清新、情感细腻的诗作。诗人在春天的尾声,通过对荼蘼花的描绘,引发读者对春季短暂美好的感慨。诗的开头部分,“开尽荼蘼白昼沉”,一方面展示了春天的消逝,另一方面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枝头声已变春禽”,通过鸟鸣声的变化,暗示了季节的更替,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受。
“落花莫遣东风恼”,这一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似乎希望在花落的瞬间,保留那份静谧与美好。最后一句“小立閒庭爱绿阴”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他在绿荫下的悠闲与宁静,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引导读者体会到春天的美好与逝去,留给人们一种淡淡的惆怅之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美好的珍惜,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荼蘼”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开始
B. 春天的结束
C. 夏天的来临
D. 秋天的预兆
诗人希望东风带来什么?
A. 宁静
B. 打扰
C. 生机
D. 繁荣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留恋
B. 对秋天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冬天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