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2:59
满庭芳
作者:钱宛鸾 〔清代〕
宝镜凝霜,玉蓖斗月,见时曾未梳头。
画帘垂地,风自荡银钩。
壁影暗描妩媚,开心处,不肯回眸。
真无奈,生疏特甚,偏为落花愁。
红楼。终日倚,嗔他燕子,细语绸缪。
想情如中酒,那付东流。
看把绣床整顿,才一会又拨箜篌。
谁知道,等闲春老,误了少年游。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独自倚在楼台,心中满是愁苦。她梳妆打扮,镜子里映出她的美丽,却因心中忧愁而不愿回眸。她感叹时光流逝,虽然身处红楼之中,却因为思念而怨恨燕子在细语呢喃。她的情感如同杯中美酒,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即便精心打理了绣床,片刻后又因愁绪拨动箜篌,谁能想到春天轻易过去,错过了年轻游玩的时光。
作者介绍:
钱宛鸾是清代女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她的作品多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常常蕴含着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代,社会风气较为保守,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诗人在这种环境中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女性对爱情与时光的感受,体现了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满庭芳》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细腻意象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青春与爱情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宝镜凝霜,玉蓖斗月”两句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孤独,既有外在的装扮,又有内心的愁苦,映射出当时女性的处境与心态。随着词句的展开,女子的愁绪逐渐显露,她因时间流逝而感到无奈,尤其是“红楼”中的长时间等待与思念,使得她的生活充满了失落。词中提到的“燕子”,是春天的象征,但在词人的眼中却成了怨恨的对象,反映了她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词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也不断深化,最终在“谁知道,等闲春老,误了少年游”中达到高潮,表达出对青春易逝的无奈与惋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时光的流转,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青春、爱情与时光的思考,反映了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困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青春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宝镜凝霜”形容了什么?
词中提到的“燕子”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钱宛鸾与李清照的作品均以女性的情感为主题,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时光的流逝,但风格更为豪放,情感也更为奔放。两位女诗人在表达情感时,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女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