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2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28:06
原文展示:
嵇中散 颜延之 〔南北朝〕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 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 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白话文翻译:
嵇康不迎合世俗,原本就是追求仙道的人。 他形体解脱,验证了默然成仙的境界,他的言论透露出凝聚精神的力量。 他在世俗中坚持自己的立场,与主流意见相悖,他寻找山林,与隐士交往。 即使鸾鸟的羽翼有时被剪断,龙的特性又有谁能驯服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颜延之(384-456),字延年,南朝宋文学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同时也擅长写人物传记。这首诗是颜延之为纪念嵇康而作,表达了对嵇康高洁品格和不屈精神的赞美。
创作背景: 嵇康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因不满当时的政治腐败,选择了隐居山林,追求仙道。他的这种不迎合世俗、坚持自我立场的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颜延之在诗中通过对嵇康的描绘,表达了对这种精神的敬仰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嵇康的描绘,展现了他不迎合世俗、追求仙道的高洁品格和不屈精神。诗中“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一句,直接点明了嵇康的超凡脱俗,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则进一步描绘了嵇康的精神境界,他的言论透露出凝聚精神的力量,他的形体解脱,验证了默然成仙的境界。“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则展现了嵇康在世俗中坚持自己的立场,与主流意见相悖,他寻找山林,与隐士交往。最后两句“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则比喻嵇康的个性,即使鸾鸟的羽翼有时被剪断,龙的特性又有谁能驯服呢?整首诗通过对嵇康的描绘,表达了对这种高洁品格和不屈精神的敬仰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
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
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嵇康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品格和不屈精神的敬仰和赞美。嵇康不迎合世俗,追求仙道,他在世俗中坚持自己的立场,与主流意见相悖,他寻找山林,与隐士交往。即使鸾鸟的羽翼有时被剪断,龙的特性又有谁能驯服呢?整首诗通过对嵇康的描绘,展现了他不迎合世俗、追求仙道的高洁品格和不屈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中散不偶世”指的是谁? A. 颜延之 B. 嵇康 C. 谢灵运 D. 陶渊明
“餐霞人”在诗中比喻什么? A. 追求世俗的人 B. 追求仙道的人 C. 隐居山林的人 D. 从事文学创作的人
诗中“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表达了什么? A. 嵇康的个性难以驯服 B. 嵇康的个性容易驯服 C. 嵇康的个性随和 D. 嵇康的个性孤僻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