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

时间: 2025-04-26 21:00:37

诗句

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

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0:37

原文展示

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
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

白话文翻译

带着妓女去东山,春光在路上催促。
远远望去就像桃李花盛开,双双映入镜中绽放。

注释

  • 携妓:携带妓女,指陪伴。
  • 东山:指东山,可能是指东边的山脉,也可能是隐喻某种理想的栖息地。
  • 春光:春天的光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桃李:桃树和李树,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繁荣和美好。
  • 双入镜中开:双双映入镜中,暗示映像的美丽,如同花开般绚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对自由的追求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人生哲理和友情爱情。

创作背景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创作于李白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祝福。诗中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歌鉴赏

李白的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场景。开头两句“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描绘了诗人与侄子及妓女一起出游的情形。春光的催促,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时光,尽情享受生命的美好。接下来的两句“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则通过桃李花开这一意象,展现出春天的繁华与美丽,同时也暗示着生活中的欢愉与爱情。

整首诗清新自然,给人以愉悦的视觉感受。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既有远望的宁静,又有近距离的生动,真实地反映了春日的气息。李白用“镜中开”的比喻,展现了景物的倒影,形成了多重的美感,寓意着生活的多姿多彩。诗中透露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体现了李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携妓东山去:诗人描绘自己与侄子及妓女同行的场景,暗示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出游状态。
  2. 春光半道催:春天的光辉在催促,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时光的流逝。
  3. 遥看若桃李:远远望去,仿佛看见桃花和李花,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繁华。
  4. 双入镜中开:如同景物映入镜中,展现出双双花开的美丽,富有层次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日的景象比作桃李花开,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春光似乎在催促,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享受,反映了他对友人的祝福和珍惜时光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妓女:象征着享乐与人生的多样性。
  • 春光: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桃李:象征着美好、欢愉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携妓”指的是什么?

    • A. 带着朋友
    • B. 带着妓女
    • C. 带着家人
  2. “春光半道催”中的“春光”象征什么?

    • A. 夏天
    • B. 生命的活力
    • C. 冬天的寒冷
  3. 诗中“遥看若桃李”是指什么?

    • A. 远方的山
    • B. 美好的景象
    • C. 田园风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与王维的山水诗风格各具特色,李白偏向豪放奔放,而王维则更注重细腻和内心的平和。两者在对自然的描写中,展现了不同的情感与思想,值得深入比较与探讨。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再悼周总理 减字木兰花·凡躯四假 减字木兰花 偶感 减字木兰花·三续前语寄周知堂丈北京 减字木兰花·题张大千画东篱醉菊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祝瞿师百年诞辰 减字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聚讼纷然 同録 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公忠体国 仰俯 指节 雍容文雅 迎迋 举世闻名 提土旁的字 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生字旁的字 包含攀的词语有哪些 匕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牛字旁的字 有朝一日 东冲西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