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1:09
陆游的《雪》原文如下:
瘴疠家家一洗无,更欣余润沃焦枯。
花壼夜冻先除水,衣焙朝寒久覆炉。
松顶积高时自堕,竹枝压重欲相扶。
云开正值春风早,却看晴光满九衢。
全诗翻译:
瘴疠的霉气已在各家各户一扫而空,大家更是欢欣鼓舞,感受到春雨滋润了干枯的土地。
晚上花盆里的水结冰了,早晨寒意仍在,炉火却已经点燃很久。
松树顶上的积雪在时常的重压下会自行滑落,竹枝因沉重而相互依靠。
云层散去,正值春风吹拂的早晨,不禁看到阳光普照,照亮了整个城市。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作品数量庞大,风格独特,常以爱国情怀和对现实的关注而著称。陆游的诗词多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难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人们在经历了瘴疠的侵扰后,迎来春雨滋润的欣喜与希望。
《雪》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去春来的自然景象,表现了陆游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希望的向往。诗的开头以“瘴疠家家一洗无”开篇,直接指出了一个社会现象,强调了环境的改善,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诗人用“更欣余润沃焦枯”承接,展现春雨带来的生机与活力,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花壼夜冻先除水,衣焙朝寒久覆炉”描绘了寒冬夜晚的冰冻景象,以及人们为了取暖而生火的情景,流露出一种生活的温暖和人们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
第三联“松顶积高时自堕,竹枝压重欲相扶”,则以自然界的现象寓意人情世故,松树和竹子的坚韧代表了人们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精神,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最后一句“云开正值春风早,却看晴光满九衢”以春天的到来作为全诗的高潮,充满了希望和生机,也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使人感受到一种朝气蓬勃的气氛。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向往,蕴含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对困难的乐观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诗中提到的“瘴疠”是什么?
诗中描绘的“云开正值春风早”意味着什么?
“松顶积高时自堕”中,松树的积雪象征着?
陆游的《雪》与杜甫的《春望》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希望,前者更侧重于自然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后者则强调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愁。这两首诗在主题上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与诗意的表达却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