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答田徵君》

时间: 2025-04-28 03:43:34

诗句

出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

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3:34

原文展示:

出游杳何处,
迟回伊洛间。
归寝忽成梦,
宛在嵩丘山。

白话文翻译:

我出游的去向不明,
回来的时候却迟滞在伊洛的河畔。
回到床上,忽然进入梦境,
仿佛身处嵩丘山中。

注释:

  • 杳(yǎo):深远、隐秘的意思,这里指去游玩的地方不明确。
  • 伊洛:指的是伊河和洛河,古代的两条著名河流,常用于描绘地理位置。
  • 归寝:回到寝室或床上。
  • 宛(wǎn):仿佛、好像的意思。
  • 嵩丘:嵩山的山丘,位于河南,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宋之问(约650年-约713年),字子文,晚唐诗人,生于新郑,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歌音韵优美,意境深远而受到推崇,尤以五言绝句和古体诗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出游时,表达了他对游历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梦境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模糊感知。

诗歌鉴赏:

《答田徵君》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出游后的感受。开头一句“出游杳何处”即传达出一种迷惘与远离,仿佛作者在游历中失去了方向感。接着“迟回伊洛间”一句,透出一丝惆怅,归家的路途似乎漫长而孤独;此时,伊洛河畔的风景也成为了他心灵的寄托。最后两句描写了归寝后的梦境,梦中身处嵩丘山,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现实的游历,又有梦境的恍惚,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诗的意象清晰而富有层次,展现出古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出游杳何处:诗人出游的地方不明,传达出一种迷失和神秘感。
    2. 迟回伊洛间:归家途中延误,暗示了对旅途的感慨与对归属的渴望。
    3. 归寝忽成梦:回到家中,瞬间进入梦境,体现了现实与梦的交错。
    4. 宛在嵩丘山:梦中景象如同身处嵩丘,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精神的寄托。
  •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第二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梦境比作身处嵩丘,以此突出对自然的喜爱与向往。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出游、归寝和梦境展开,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归属感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内心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象征着自由与探索,反映出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 伊洛:作为河流的象征,承载着记忆与归属感。
  • 梦境:代表着人内心的渴望与理想,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与超越。
  • 嵩丘:象征着高远、宁静的自然,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杳”字意思是: A. 明亮
    B. 深远
    C. 喧闹
    D. 迅速

  2. “归寝”指的是: A. 回家
    B. 上床睡觉
    C. 出游
    D. 读书

  3. 诗中提到的“嵩丘”是指: A. 一座河流
    B. 一座山
    C. 一条街
    D. 一座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比较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宋之问的《答田徵君》,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心灵归属的追求,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孤独,而宋之问则通过梦境表达了更为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查询

酒泉子 春情 酒泉子 其四 酒泉子 酒泉子 酒泉子 胥山松涛(在县东南十八里德化? 酒泉子 三闸奔湍(在嘉禾北,望吴门外? 酒泉子 春波烟雨(在嘉禾东春波门外,? 酒泉子 鸳湖春晓(在县西南三里真如寺? 酒泉子 龙潭暮云(在县西通越门外三里? 酒泉子 胜景者,独潇湘八景得其名,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群芳争艳 明烛天南 包含动的词语有哪些 寻香 歹字旁的字 三言讹虎 肌劈理解 车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诃佛骂祖 鹗立 里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心平气温 凿穴为居 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夸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