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王正仲长官》

时间: 2025-04-26 11:36:47

诗句

汴渠泝复沿,自可见迟速。

来时迟有粮,去恨速无谷。

有粮安计程,无谷不遑宿。

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

黄流半泥沙,势浅见蹙澳。

千里东归船,何日下清渎。

澹澹风雨寒,长汀嚎鴈鹜。

将投孤戍远,四顾危樯独。

强语慰妻弩,多虞赖僮仆。

到家秫已收,缀树橘始熟。

折腰无惭陶,怀遗焉媿陆。

我方羡子行,送望不移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6:47

原文展示:

送王正仲长官
梅尧臣 〔宋代〕

汴渠泝复沿,自可见迟速。
来时迟有粮,去恨速无谷。
有粮安计程,无谷不遑宿。
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
黄流半泥沙,势浅见蹙澳。
千里东归船,何日下清渎。
澹澹风雨寒,长汀嚎鴈鹜。
将投孤戍远,四顾危樯独。
强语慰妻弩,多虞赖僮仆。
到家秫已收,缀树橘始熟。
折腰无惭陶,怀遗焉媿陆。
我方羡子行,送望不移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为王正仲长官送行时的复杂心情。汴渠水流缓急不一,船行时可以清楚感受到速度的变化。王正仲来时虽有粮食,但去时却因缺乏谷物而心生怨恨。粮食充足时可以安心计程,但没有粮食则无法安心在外住宿。随着霜降,万物凋零,水源的流量也在减少。河流浑浊不堪,水势变浅,孤舟在千里东归的路上,不知何时才能抵达清渎。寒风与细雨交织,远处的长滩上,野鸭和大雁在叫喊。即将投身于孤独的戍楼,四周只见险峻的桅杆。即便是强装安慰妻子,但仍然担心仆人和随从的不足。回到家时,稻谷已收获,橘子也开始成熟。虽然俯身耕作也无愧于陶渊明,但心中却惭愧于陆游。我此刻羡慕你出行的情景,目送你的身影而无法移开目光。

注释:

  • 汴渠:指汴河,流域内的河流。
  • 迟速:指船行的速度,迟缓与迅速。
  • :粮食。
  • :谷物,指粮食。
  • 未遑宿:没有时间停留住宿。
  • 霜高:秋霜降临,高挂的霜。
  • 源水缩溪谷:水源逐渐干涸,溪谷干枯的情况。
  • 黄流:指浑浊的河水。
  • 澹澹:形容水面平静的样子。
  • :边防哨所。
  • :古代指一种小型的水鸟。
  • :一种稻谷。
  • :陶渊明,古代著名隐士和诗人。
  • :陆游,南宋著名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善于写田园诗,作品多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为王正仲长官送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旅行与生活的艰辛感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对朋友的祝福。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送王正仲长官》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细腻观察的送别诗。全诗描绘了送行途中面临的自然环境与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旅途艰辛的感慨。诗的开头以“汴渠泝复沿”引入,运用河流的流向和速度来象征人生道路的曲折与不易,既表现了水流的自然变化,也暗含了友人归途的不确定性。

诗中提及“来时迟有粮,去恨速无谷”,表现了对物质条件的关注,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在旅途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随着季节的变化,霜降带来的寒冷与万物的枯萎,进一步渲染了送别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

“千里东归船,何日下清渎”一句,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与期盼,诗人在此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挂念与不舍。而最后几句则透出一种对生活的哲思,尽管在田园耕作中并无惭愧,但却因羡慕友人的远行而感到一丝嫉妒,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不同选择的反思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情的送别情绪,构建出一种既绵长又动人的情感氛围,显示出梅尧臣诗歌中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汴渠泝复沿,自可见迟速:描述汴河的流动,暗示船行的速度及其变化。
  2. 来时迟有粮,去恨速无谷:来时有粮食,去时却因缺乏粮食而心生怨恨。
  3. 有粮安计程,无谷不遑宿:有粮食时可以安心行程,缺粮时则不能安心住宿。
  4. 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秋霜降临,万物枯萎,水源逐渐干涸。
  5. 黄流半泥沙,势浅见蹙澳:河流浑浊,水势变浅,暗示行船的困难。
  6. 千里东归船,何日下清渎:千里归舟,不知何时能抵达目的地。
  7. 澹澹风雨寒,长汀嚎鴈鹜:寒风细雨,远处野鸭在叫唤,增添了孤独感。
  8. 将投孤戍远,四顾危樯独:即将投身于孤独的戍楼,四周只有高耸的桅杆。
  9. 强语慰妻弩,多虞赖僮仆:强装安慰妻子,但内心对仆人的不足感到担忧。
  10. 到家秫已收,缀树橘始熟:回到家时,稻谷已经收获,橘子开始成熟。
  11. 折腰无惭陶,怀遗焉媿陆:俯身耕作无愧于陶渊明,但对陆游的成就感到惭愧。
  12. 我方羡子行,送望不移目:我羡慕你的出行,目送你的身影而无法移开视线。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河流的流动比喻人生的旅途。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霜、雨)拟人化,增添情感色彩。
  • 对仗:如“有粮安计程,无谷不遑宿”,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远行的送别,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人生旅途中的艰辛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汴渠:象征人生的旅途与艰辛。
  • 粮、谷:象征生活的保障与不安。
  • 霜、高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无情。
  • 孤戍、危樯:象征孤独与不安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汴渠”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河流?

    • A. 黄河
    • B. 长江
    • C. 汴河
    • D. 淮河
  2. 诗中提到“来时迟有粮,去恨速无谷”,这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旅行的期待
    • B. 对友人的思念
    • C. 对生活困境的无奈
    • D. 对自然的赞美
  3. 诗中“千里东归船,何日下清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归家
    • B. 感到孤独
    • C. 对未来的迷茫
    • D.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

  1. C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王之涣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送别》相比,梅尧臣的《送王正仲长官》更加强调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环境的影响,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表达离别的情感和友谊的珍贵。两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题袁溪张逸人所居 书淮阴侯传 送舒州宿松县傅少府(一题作送宿松傅少府) 秦望山僧院 西塞山(在武昌界,孙吴以之为西塞) 东归途中作 淮南送卢端公归台 轻飙 西川与蔡十九同别子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畦 守虚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卧鱼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怒发冲冠 包含血的成语 禾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卤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被发左衽 矢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一反既往 山高水长 壸浆箪食 两情缱绻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