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和钱君倚同司马君实二学士见过》

时间: 2025-05-07 23:16:49

诗句

府僚忽方驾,乃知决讼余。

大尹不苛察,群吏不牵拘。

尝称二三贤,助治无偏隅。

新晴乘此凉,行行过我居。

何以延君子,唯有满床书。

何以解君颐,淡句无足娱。

何以留尹久,灯烛已照涂。

登车莫言远,驺从美且都。

夹道行人止,按辔宁驰驱。

我老焉所羡,送子立踌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16:49

原文展示:

府僚忽方驾,乃知决讼余。
大尹不苛察,群吏不牵拘。
尝称二三贤,助治无偏隅。
新晴乘此凉,行行过我居。
何以延君子,唯有满床书。
何以解君颐,淡句无足娱。
何以留尹久,灯烛已照涂。
登车莫言远,驺从美且都。
夹道行人止,按辔宁驰驱。
我老焉所羡,送子立踌躇。

白话文翻译:

官员突然来访,才知道要处理诉讼事务。
地方官不苛刻审查,百姓们也没有受到牵连。
曾经称赞过的几位贤人,帮助治理没有偏私。
新晴的天气里,乘着这凉爽的时光,走过我的住所。
如何才能延留君子,唯有满床的书籍。
如何才能解君子的愁苦,淡淡的诗句没有什么乐趣。
如何才能让官员久留,灯烛的光已照亮道路。
上车时别说远,马儿既美且通顺。
夹道的行人停下脚步,按勒马缰绳宁愿慢行。
我年老了,所羡慕的,便是那送子立在路边的踌躇。

注释:

  • 府僚:指地方官员。
  • 方驾:突然来访。
  • 大尹:指地方的最高官员。
  • 苛察:严格审查。
  • 群吏:众多的官吏。
  • 二三贤:指几位贤能之士。
  • 延君子:延留有德之士。
  • 淡句:简单的诗句。
  • :驴,古时用作交通工具。
  • 夹道:沿路两旁。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隐含了对贤人和良官的赞美,反映出当时士人对治国理政的期许。诗中提到的“君子”,可理解为对德才兼备之人的理想化描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天溪,宋代诗人。他在文学上以诗、文、词俱佳著称,尤其以古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常表现出对士人友谊、官场生活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与友人会面之后,借用对官场生活的观察,抒发对贤能之士的向往和对官员工作与民生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治国理政的思考。开篇便以“府僚忽方驾”引入,突显了官员来访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大尹不苛察,群吏不牵拘”的描述,反映出良好的官治环境,强调了制度与人心的关系。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则以“何以延君子,唯有满床书”表明了自己对贤人和文化修养的向往,显示出士人对于知识与道德的重视。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年轻人的羡慕,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人的理想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展现了梅尧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府僚忽方驾”:官员突然来访,传达一种紧急和重要的氛围。
  2. “乃知决讼余”:暗示与诉讼有关的事情,反映了官场的责任。
  3. “大尹不苛察,群吏不牵拘”:描绘出宽松和谐的官场氛围。
  4. “尝称二三贤”:提及贤人,表明对贤能的向往。
  5. “新晴乘此凉”:描写天气的宜人,引入个人情感。
  6. “何以延君子,唯有满床书”: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表达对贤人的留恋。
  7. “何以解君颐,淡句无足娱”:指淡薄的诗句无法解愁,表明内心的失落。
  8. “何以留尹久,灯烛已照涂”:暗示夜晚的情景,希望官员能久留。
  9. “登车莫言远”:上车时不必提及远行,显现对友人的珍重。
  10. “夹道行人止,按辔宁驰驱”:人们停下脚步,表现出对官员的尊重。
  11. “我老焉所羡,送子立踌躇”:表达了对年轻人的羡慕与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府僚”和“大尹”构成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设问:多次使用“何以”设问,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困惑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关注良好的治国环境,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向往和对知识的重视,同时流露出对年轻人的羡慕与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 君子:象征理想的品德和才智。
  • :象征知识和文化的积累。
  • 灯烛:象征着温暖与希望,暗示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府僚”指的是: A. 地方官员
    B. 农民
    C. 商人
    D. 士人

  2. 诗人对“君子”的期望主要体现在: A. 书籍的丰富
    B. 没有愁苦
    C. 长久的陪伴
    D. 以上皆是

  3. 诗中“何以”一词主要表达了: A. 疑问与困惑
    B. 赞美与崇敬
    C. 伤感与失落
    D. 欢欣与激动

答案:

  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心与思考,但更多地反映了战乱的悲哀;而梅尧臣的这首诗则着重于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贤人的向往,风格清新而不失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梅尧臣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宫词 初赴期集 惆怅 无题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夏夜 深院 村居 夕阳 夏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布颿无恙 挨班儿 卜字旁的字 通幰车 包含掌的成语 鹵字旁的字 勤俭持家 吹毛索瘢 鬼灯檠 枷脰械手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贝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宿患 疑似之间 地远山险 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