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5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4:41
作者:汪元量 〔宋代〕
一霎浮云,都掩尽日无光色。
遥望处浮图对峙,梵王新阙。
燕子自飞关北外,杨花闲度楼西侧。
慨金鞍玉勒早朝人,经年歇。
昭君去,空愁绝。
文姬去,难言说。
想琵琶哀怨,流泪成血。
蝴蝶梦中千种恨,杜鹃声里三更月。
最无情鸿雁自南飞,音书缺。
一瞬间的浮云,将阳光完全遮蔽,远处的浮图对峙,像是新建的梵王殿。燕子在关北的外面自由飞翔,杨花悠闲地飘荡在楼西。感慨那些骑金鞍玉勒的早朝人,经过多年,依然无所作为。昭君已经离去,空留我一片愁苦。文姬也远去,难以诉说我的心声。想起琵琶的哀怨,泪水如血般流淌。蝴蝶梦中有千种恨,杜鹃在三更时分啼叫,月色朦胧。最无情的鸿雁南飞,音信全无。
作者介绍:
汪元量(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梅溪,江苏常熟人,宋代诗人,擅长词,风格豪放,常以历史人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写出浓厚的抒情味。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作者身处动荡的时代,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离别与思乡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与个人的失落感。
《满江红·一霎浮云》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伤。开篇“一霎浮云,都掩尽日无光色”,以浮云的无常象征人生的短暂与变幻,营造出一种阴沉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远处浮图与梵王新阙的描写,表达对佛教文化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无奈。燕子与杨花的意象则代表了自由与闲适,形成了对比。
诗中提到的昭君和文姬,让人感受到一种对历史的追忆与个人情感的共鸣。琵琶的“哀怨”与“流泪成血”的强烈情感,传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悲痛。接着,蝴蝶梦与杜鹃声中的月色意象,营造出一种梦幻与现实交错的感觉,表现出思念的苦楚和孤独。
最后,以“最无情鸿雁自南飞,音书缺”收尾,表达了对亲友音信全无的绝望与无奈,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构筑出了一幅哀伤而美丽的画面,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感伤,传达了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感,构建了一个充满忧愁的情感世界。
重要意象:
诗词测试:
“一霎浮云”中的“浮云”象征什么?
A. 永恒
B. 无常
C. 自由
D. 安宁
诗中提到的“昭君”和“文姬”分别代表什么?
A. 离别与思念
B. 爱情与友情
C. 英雄与美人
D. 忍耐与坚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相比,汪元量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辛弃疾则强调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示了深邃的思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