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游古意韵》

时间: 2025-05-13 10:43:47

诗句

死易程婴岂不知,十年死后未为非。

文辞未必改秦甥,敲朴徒能抱御衣。

无志何劳悲庙黍,得仁更不食山薇。

儒冠有愧一厮养,何忍葵心对落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0:43:47

原文展示:

和游古意韵 谢枋得 〔宋代〕

死易程婴岂不知,十年死后未为非。 文辞未必改秦甥,敲朴徒能抱御衣。 无志何劳悲庙黍,得仁更不食山薇。 儒冠有愧一厮养,何忍葵心对落晖。

白话文翻译:

死亡对于程婴来说并不难理解,十年后死去也不算错。 文辞未必能改变秦国的外甥,敲打和朴素只能抱住皇帝的衣裳。 没有志向何必为庙中的黍米悲伤,得到仁义更不会去吃山中的薇菜。 作为儒生感到愧对一个仆人,怎能忍心对着夕阳表达忠诚。

注释:

  • 死易程婴:程婴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因忠于晋国而自杀。这里指死亡对于程婴来说并不难理解。
  • 十年死后未为非:指程婴死后十年,他的行为仍然被认为是正确的。
  • 文辞未必改秦甥:文辞可能无法改变秦国的外甥(指秦国的政策或态度)。
  • 敲朴徒能抱御衣:敲打和朴素的行为只能抱住皇帝的衣裳,意指这些行为无法真正影响皇帝。
  • 无志何劳悲庙黍:没有志向的人何必为庙中的黍米悲伤。
  • 得仁更不食山薇:得到仁义的人更不会去吃山中的薇菜,意指有仁义的人不会因为贫困而改变原则。
  • 儒冠有愧一厮养:作为儒生感到愧对一个仆人,意指儒生应该有更高的道德标准。
  • 何忍葵心对落晖:怎能忍心对着夕阳表达忠诚,意指在夕阳下表达忠诚显得无奈和悲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1226-1289),字君实,号鹤山,南宋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忠君爱国之情,风格沉郁顿挫。这首诗是他在南宋灭亡后,感慨时局,表达对忠诚和理想的坚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南宋灭亡后,谢枋得感慨时局,表达对忠诚和理想的坚守。诗中通过程婴的典故,表达了对忠诚的赞美和对时局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程婴的典故,表达了对忠诚的赞美和对时局的无奈。诗中“死易程婴岂不知,十年死后未为非”表达了作者对忠诚的理解和坚持,即使面对死亡也不改变。“文辞未必改秦甥,敲朴徒能抱御衣”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力和无奈,文辞和行为都无法改变现状。“无志何劳悲庙黍,得仁更不食山薇”强调了有志向和仁义的重要性,不会因为贫困而改变原则。最后两句“儒冠有愧一厮养,何忍葵心对落晖”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作为儒生的愧疚和对忠诚的无奈表达。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忠诚和理想的坚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死易程婴岂不知,十年死后未为非”:通过程婴的典故,表达了对忠诚的理解和坚持,即使面对死亡也不改变。
  2. “文辞未必改秦甥,敲朴徒能抱御衣”: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力和无奈,文辞和行为都无法改变现状。
  3. “无志何劳悲庙黍,得仁更不食山薇”:强调了有志向和仁义的重要性,不会因为贫困而改变原则。
  4. “儒冠有愧一厮养,何忍葵心对落晖”: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作为儒生的愧疚和对忠诚的无奈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文辞未必改秦甥”中的“文辞”比喻为改变现状的努力。
  • 对仗:“死易程婴岂不知,十年死后未为非”中的“死易”与“十年死后”形成对仗。
  • 拟人:“敲朴徒能抱御衣”中的“敲朴”拟人化为无法真正影响皇帝的行为。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忠诚和理想的坚守,即使在面对死亡和现实的无奈时也不改变。诗中通过程婴的典故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忠诚的赞美和对时局的无奈。

意象分析:

  • 程婴:忠诚的象征。
  • 文辞:改变现状的努力。
  • 敲朴:无法真正影响皇帝的行为。
  • 庙黍:没有志向的人的悲伤。
  • 山薇:贫困中的坚持。
  • 儒冠:儒生的身份。
  • 葵心:忠诚的表达。
  • 落晖:无奈和悲凉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死易程婴岂不知”中的“程婴”是指: A.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B. 秦国的外甥 C. 南宋的诗人 D. 南宋的皇帝

  2. 诗中“文辞未必改秦甥”中的“秦甥”是指: A. 秦国的外甥 B. 秦国的政策 C. 秦国的文化 D. 秦国的皇帝

  3. 诗中“无志何劳悲庙黍”中的“庙黍”是指: A. 庙中的黍米 B. 庙中的祭祀 C. 庙中的神像 D. 庙中的僧人

  4. 诗中“得仁更不食山薇”中的“山薇”是指: A. 山中的薇菜 B. 山中的野兽 C. 山中的风景 D. 山中的隐士

答案:

  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文天祥《过零丁洋》: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时局的无奈。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坚守。

诗词对比:

  • 谢枋得《和游古意韵》与文天祥《过零丁洋》: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时局的无奈,但谢枋得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忠诚的理解和坚持,而文天祥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坚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枋得的《和游古意韵》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唐多令(淮西总领蔡少卿范生日) 再和颠字韵时方议开边 约客十有二人汎舟东山分韵得大字 水调歌头·有匪碧岩使 知崇庆府致政何君挽诗二首 杨隆庆挽诗 夏至日祀阏伯于开元宫前三日省中斋宿三首 次韵黄侍郎海棠花下怯黄昏七绝 其五 水调歌头(次韵西叔詹叔兄嘉甫弟惠生日□词) 齐安郡向夫人挽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至字旁的字 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耒字旁的字 有头没尾 带天的汉字大全_带天的字有哪些 神往心醉 空谷之音 吃太平饭 田减一笔常用字汇总_田字减笔画汉字详解 垒和 鬥字旁的字 来因去果 司马牛之叹 包含碰的成语 涵受 带田的字有哪些?带田的汉字大全 月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飞字旁的字 蠹国害民 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