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2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21:47
原文展示:
和道士陈天隐 谢枋得 〔宋代〕 明知儒道本同流,未了因缘不自由。 紫府寥阳随念到,红尘辛苦几时休。 精神尝与天来往,驱壳不知谁滞留, 穹壤岂无陆修静,知君认得故吾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明知道儒道本是一脉相承,但未了的因缘让我无法自由。 在紫府中,寥阳随念而至,而在红尘中,辛苦何时才能停止。 我的精神常常与天相通,而我的躯壳却不知被谁滞留。 在这广阔的天地间,难道没有像陆修静那样的人,知道你认识的是旧时的我吗?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约1226-1289),字君实,号梅溪,南宋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是他对道士陈天隐的和诗,表达了对儒道合一的理解和对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是谢枋得在与道士陈天隐交流后所作,反映了他对儒道思想的融合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儒道同源的明确认识,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紫府寥阳随念到,红尘辛苦几时休”一句,巧妙地将仙境的宁静与红尘的辛苦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最后提到陆修静,暗示了对高洁道士的敬仰和对自我认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儒道合一的理解,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 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