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0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7:46
卢溪道中
作者: 李群玉
晓发潺湲亭,
夜宿潺湲水。
风篁扫石濑,
琴声九十里。
光奔觉来眼,
寒落梦中耳。
曾向三峡行,
巴江亦如此。
清晨出发时,听见小溪潺潺的声音;
夜晚在溪边的水中安眠。
风吹动竹林,扫过石头的溪流,
琴声传来,仿佛有九十里远。
光明从眼前涌来,
寒意在梦中滴落到耳边。
曾经去过三峡,
巴江的风景也是如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活跃于中期,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追求宁静与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道中,诗人或许是在外游历时,感受自然的变化与个人的情感,体现出对山水的深切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卢溪道中》是一首描绘自然与旅途情绪的诗作,诗中通过清晨和夜晚的交替,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开篇的“晓发潺湲亭”描绘了清晨的宁静,耳边流淌的溪水声如同轻柔的音乐,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和舒畅。夜幕降临,诗人在水边宿营,周围的自然景色与琴声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内心的感受,“光奔觉来眼,寒落梦中耳”,这两句通过光与寒的对比,表现出清晨的明亮与夜晚的寒冷,引发读者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最后提到的“三峡”和“巴江”,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怀念,也暗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感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美,又有生活的哲理,给人以深思与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一种追求宁静和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潺湲”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水声
D. 鸟鸣
“光奔觉来眼”中的“光”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A. 伤感
B. 希望
C. 疲惫
D. 黑暗
诗人回忆的旅行地包括哪些地方?
A. 黄河
B. 三峡
C. 泰山
D. 西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对《卢溪道中》进行了全面的解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