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5:10
君为宫保及清时,
冠盖初闲拜武迟。
五色诏中宣九德,
百僚班外置三师。
山泉遂性休称疾,
子弟能官各受词。
不学铸金思范蠡,
乞言犹许上丹墀。
这首诗的意思是:你在朝廷中担任宫保,正值清明时节,刚刚升迁,初次拜见武将,心情愉悦。五色的诏书中宣扬了九种德行,朝中的百官在你面前纷纷列队,三位师长也被任命。山间的泉水自然流淌,隐居的生活让人不再称病,子弟们各自能官职,皆能得到嘉奖。不像范蠡那样只知铸金求富,乞求言辞依然得到皇上的青睐。
作者介绍:窦常,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士人的心态,风格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时值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的时期,诗人以此作品恭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表达对其的赞赏与祝福。
这首诗以恭贺的口吻,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官员在清明朝代中的权势与光荣。开头两句通过“宫保”与“武迟”展示了岐公的高官厚禄,反映了当时士人对权力的向往与尊重。接下来的几句则提及五色诏书与九德,进一步强调了朝廷对德行的重视以及岐公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诗中提到的“山泉遂性”和“子弟能官各受词”则展现了一种隐逸的理想。诗人借用自然的意象,表达了对高官生活之外的宁静与自在的向往。最后两句则运用了范蠡的典故,劝诫岐公不要只追求物质财富,而应专注于德行与政治理想,体现了士人对品德的重视及对功名富贵的辩证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士人对政治与道德的思考,既有对权势的追求,也有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岐公的德行与地位,同时引导他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反对单纯追求物质利益的思想。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士人应有的品德与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宫保”指代什么?
A. 一种食物
B. 官职
C. 地名
D. 书籍
“五色诏”中“五色”代表什么?
A. 不同的信号
B. 不同的德行
C. 不同的时间
D. 不同的地点
“范蠡”是指?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商人
C. 一位将军
D. 一位皇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