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登宛陵条风楼寄窦常侍》

时间: 2025-04-26 14:15:31

诗句

乱罹时节懒登临,试借条风半日吟。

只有远山含暖律,

不知高阁动归心。

溪喧晚棹千声浪,云护寒郊数丈阴。

自笑疏慵似麋鹿,也教台上费黄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5:31

原文展示:

登宛陵条风楼寄窦常侍
——罗隐

乱罹时节懒登临,
试借条风半日吟。
只有远山含暖律,
不知高阁动归心。

溪喧晚棹千声浪,
云护寒郊数丈阴。
自笑疏慵似麋鹿,
也教台上费黄金。

白话文翻译:

在这乱世时节,我懒得登高望远,
试图借着微风,在楼上吟唱半日。
只有那远山在温暖的阳光中隐约可见,
却不知高阁已使我思念归家的心情荡漾。

溪水喧闹,晚舟划破千声浪,
云影笼罩寒冷的郊野,只有数丈深的阴影。
我自嘲懒散如同麋鹿,
即便如此,也让这高楼白白耗费黄金。

注释:

  • 乱罹:遭遇乱世,指动荡的时局。
  • 条风:微风,轻柔的风。
  • 暖律:温暖的气息或气候。
  • 高阁:高楼,指所登之楼。
  • 溪喧:溪水嘈杂,指溪水流动的声音。
  • 晚棹:傍晚划船。
  • 云护:云彩覆盖,形容阴云密布。
  • 麋鹿:一种动物,用以比喻懒散的状态。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对当时社会动荡的隐喻,反映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隐(833-909),唐代诗人,字景初,号惭愧,晚号云江。其诗以清新自然、富有个性著称,曾任职于官场,但因政治原因多次遭贬。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中后期,正值社会动乱,诗人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同时借助自然景象寄托情感。

诗歌鉴赏:

《登宛陵条风楼寄窦常侍》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诗人通过描绘秋季的高楼景象,表达了对时局的懊恼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开篇“乱罹时节懒登临”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心情,面对动荡的世事,他感到无奈和懒散,无法再享受登高远眺的乐趣。

接着,诗人借助“试借条风半日吟”的写法,将微风与吟唱结合,既表达了他对自然的依恋,也暗示了他对于现实的逃避。远山的温暖气息与高阁的思乡之情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溪喧晚棹千声浪”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的美景,但随之而来的“云护寒郊数丈阴”则让景象显得阴郁而幽深,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最后两句自嘲“自笑疏慵似麋鹿”,既是对自己懒散状态的调侃,也反映出对无所作为的无奈感,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不满、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乱罹时节懒登临”:在动荡的时代,我对登高望远感到懒散。
  2. “试借条风半日吟”:想借着微风,在楼上吟唱一会儿。
  3. “只有远山含暖律”:远处的山在温暖的阳光中显得柔和。
  4. “不知高阁动归心”:却不知高楼让我思乡的心情愈发浓厚。
  5. “溪喧晚棹千声浪”:溪水喧闹,晚舟划破千声浪。
  6. “云护寒郊数丈阴”:云层笼罩,寒冷的郊野只有数丈阴影。
  7. “自笑疏慵似麋鹿”:自嘲懒散如同麋鹿一般。
  8. “也教台上费黄金”:即便如此,高楼的花费也是白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懒散的麋鹿,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远山含暖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在动荡的时代,诗人内心充满无奈与孤独,借助自然景象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远山:象征希望与归属,代表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条风:象征自然的轻松与自由,表现诗人对现实的逃避。
  • 高阁:象征社会地位与权力,反映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 溪水: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喧闹,表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乱罹时节”指的是怎样的时代?
    A. 和平安宁 B. 动乱不安 C. 富饶繁荣

  2. 诗人自嘲“疏慵似麋鹿”意味着什么?
    A. 赞美自己 B. 自我贬低 C. 夸耀懒散

  3. “只有远山含暖律”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喜爱 B. 对归属的渴望 C.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绘登高所引发的思乡情,但杜甫更侧重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 《登鹳雀楼》:通过壮阔的景象表现志向与豪情,与罗隐的内心挣扎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罗隐研究》

相关查询

转应曲 其十九 转应曲 其十八 转应曲 其十七 转应曲 其十六 转应曲 其十五 转应曲 暮春 转应曲 春晓 转应曲三阕 其三 转应曲三阕 其二 转应曲三阕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力字旁的字 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说开头的成语 壁厢 讽多要寡 异人同辞 义重恩深 铁案如山 跃结尾的成语 田夫野叟 窥盗 片字旁的字 简帖 无恨九泉 立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忠信乐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