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将谒延庐州行至板桥忽病而止复还建康以五诗》

时间: 2025-05-01 03:11:27

诗句

数载炎州不惯寒,并江已怯瘦栾栾。

旧识淮南今更老,绝知于此亦良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1:27

原文展示:

数载炎州不惯寒,并江已怯瘦栾栾。旧识淮南今更老,绝知于此亦良难。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州郡生活多年,不习惯寒冷;沿着江边行走,已经感到瘦弱不堪。旧日相识的淮南地区,如今更显老态;深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也颇为艰难。

注释:

字词注释:

  • 炎州:指南方炎热的地方。
  • 不惯寒:不习惯寒冷的气候。
  • 并江:沿着江边。
  • 瘦栾栾:形容瘦弱的样子。
  • 旧识:旧日相识的地方或人。
  • 淮南:指淮河以南的地区。
  • 绝知:深知,非常清楚。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涉及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此诗可能是在他旅途中因病返回建康时所作,表达了对环境的适应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赵蕃在前往延庐州途中,因病返回建康时所作。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南方炎热气候的不适应,以及对淮南旧地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环境的适应和对生活的感慨。首句“数载炎州不惯寒”直接点出了作者对南方炎热气候的不适应,而“并江已怯瘦栾栾”则进一步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身体的瘦弱和对旅途的畏惧。后两句“旧识淮南今更老,绝知于此亦良难”则抒发了对旧地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刻认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活艰难的无奈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数载炎州不惯寒”:直接表达了作者在南方炎热地区生活多年后,对寒冷气候的不适应。
  • 次句“并江已怯瘦栾栾”:通过“并江”和“瘦栾栾”两个意象,描绘了作者沿着江边行走时的瘦弱和畏惧。
  • 第三句“旧识淮南今更老”:抒发了对旧地的感慨,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 末句“绝知于此亦良难”: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瘦栾栾”形容作者的瘦弱,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数载炎州”与“旧识淮南”,“不惯寒”与“今更老”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环境的适应和对生活的感慨。通过描绘作者的身体状况和对旧地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活艰难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炎州:南方炎热的地方,象征着不适应的环境。
  • 并江:沿着江边,象征着旅途的艰辛。
  • 瘦栾栾:形容瘦弱的样子,象征着身体的衰弱。
  • 淮南:旧日相识的地方,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瘦栾栾”形容的是什么? A. 寒冷 B. 瘦弱 C. 炎热 D. 旅途
  2. 作者对“淮南”有何感慨? A. 喜爱 B. 陌生 C. 感慨时光流逝 D. 习惯寒冷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环境的适应 B. 对生活的感慨 C. 对旅途的畏惧 D. 对旧地的怀念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诗作,如《次韵酬吴德夫去秋送行之作》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风和主题。

诗词对比:

  •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离别和对旧地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移合浦郭功甫见寄 送许状元赴召 杂事 其四 怀友 送滑道人游庐山 满江红九首 其七 立夏日作 远适 爱菊二首简陈仁先 其二 寿后溪刘侍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矛字旁的字 彻首彻尾 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福缘 相入 玄之又玄 军衔 包含酎的词语有哪些 多见广识 飞蛾赴烛 寸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贪夫狥财 沟堑 包含龈的词语有哪些 丨字旁的字 远镜 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