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8:37
兵火间关我尔同,相逢聊喜话匆匆。
山长不碍飞云去,江涨应从远水通。
白鹭晚潮初浸脚,雨花遗址正横空。
临风遐想成惆怅,千古兴亡一局终。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我们彼此珍惜相聚的时光,聊聊生活的琐事,虽匆忙却充满欢喜。高山的绵延并不妨碍飞云的流动,江水的上涨也必然源于远方的雨水。白鹭在晚潮中刚刚浸湿脚尖,雨花台的遗址在空中显得格外苍凉。迎风遥想,心中不禁生出惆怅,千古的兴亡更替不过是一场游戏的收场。
王之道,字子渊,号则山,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而著称,是当时文人的代表。王之道的作品多描绘山水、抒发情感,风格清新。
这首诗作于战乱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深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惆怅情感。
本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在战火纷飞的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珍贵相遇。诗的开头通过“兵火间关”引入了战争的主题,显示出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但随即转入对相聚的欢喜,表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山长不碍飞云去,江涨应从远水通”两句,展现了自然的伟大与永恒,诗人在此通过山和江的意象,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似乎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依旧存在。
接下来“白鹭晚潮初浸脚,雨花遗址正横空”描绘了晚景的宁静与苍凉,尤其是“雨花遗址”更是隐含了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兴亡的无常。
最后两句“临风遐想成惆怅,千古兴亡一局终”,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引导读者思考历史的变迁,人生的短暂,给人以深刻的哲理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与历史的反思,传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历史的认知,情感真挚而深邃,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与历史的沧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历史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历史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白鹭”在晚潮中浸湿的是哪个部位?
A. 翅膀
B. 脚
C. 头
D. 身体
“千古兴亡一局终”中“局”指的是什么?
A. 战争
B. 游戏
C. 人生
D. 历史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谊
B. 战争
C. 自然
D. 历史兴亡
王之道的《和戴禹功水云馆留题》与杜甫的《春望》有相似之处,二者皆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表达对历史的反思与人事的无常。王之道的作品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杜甫则更加强调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