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1:21
嘉树种木绵,天何厚八闽。
厥土不宜桑,蚕事殊艰辛。
木绵收千株,八口不忧贫。
江东易此种,亦可致富殷。
奈何来瘴疠,或者畏苍旻。
吾知饶信间,蚕月如岐邠。
儿童皆衣帛,岂但奉老亲。
妇女贱罗绮,卖丝买金银。
角齿不兼与,天道期平均。
所以木绵值利,不畀江东人。
避秦衣木叶,矧肯羞悬鹑。
天下有元德,孔融愿卜邻。
绨袍望不及,共裘志自仁,物意皆可珍。
洁白如雪积,丽密过绵纯。
羔缝不足贵,狐腋难拟伦。
絺纩皆作贡,此物不荐陈。
岂非神禹意,隐匿遗小民。
诗多草木名,笺疏欲谆谆。
国家无楚越,欲识固无因。
剪裁为大裘,穷冬胜三春。
拜嘉重感激,触物尤酸辛。
吁嗟彼寒谷,邹律今不神。
三宫坐穹庐,雨雪或十旬。
安得遗此惠,飞到君王身。
塞上寒堕指,挟纩谁为温。
人各赐两端,费银二万斤。
大军四十万,谈笑却胡尘。
感君道义交,何异骨肉亲。
可与知者道,众人笑且嗔。
玉案未能报,琼琚情则真。
春秋二百年,币交几君臣。
季札有赠限,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1:21
嘉树种木绵,天何厚八闽。厥土不宜桑,蚕事殊艰辛。木绵收千株,八口不忧贫。江东易此种,亦可致富殷。奈何来瘴疠,或者畏苍旻。吾知饶信间,蚕月如岐邠。儿童皆衣帛,岂但奉老亲。妇女贱罗绮,卖丝买金银。角齿不兼与,天道期平均。所以木绵值利,不畀江东人。避秦衣木叶,矧肯羞悬鹑。天下有元德,孔融愿卜邻。绨袍望不及,共裘志自仁,物意皆可珍。洁白如雪积,丽密过绵纯。羔缝不足贵,狐腋难拟伦。絺纩皆作贡,此物不荐陈。岂非神禹意,隐匿遗小民。诗多草木名,笺疏欲谆谆。国家无楚越,欲识固无因。剪裁为大裘,穷冬胜三春。拜嘉重感激,触物尤酸辛。吁嗟彼寒谷,邹律今不神。三宫坐穹庐,雨雪或十旬。安得遗此惠,飞到君王身。塞上寒堕指,挟纩谁为温。人各赐两端,费银二万斤。大军四十万,谈笑却胡尘。感君道义交,何异骨肉亲。可与知者道,众人笑且嗔。玉案未能报,琼琚情则真。春秋二百年,币交几君臣。季札有赠限,
嘉树种植木绵,上天为何厚待八闽之地。那里的土地不适合种植桑树,养蚕之事异常艰辛。木绵收获千株,一家八口不愁贫困。江东地区若能种植此物,也能致富。为何会有瘴疠,或者有人畏惧苍天。我知道饶信一带,养蚕的月份如同岐邠之地。儿童都穿着丝绸,不仅仅是供养老人。妇女们轻视罗绮,卖丝换取金银。角齿不兼得,天道期望平均。因此木绵的利益,不给予江东人。躲避秦朝的衣木叶,更何况羞于穿破衣。天下有德之人,孔融愿意为邻。绨袍虽不及,共裘之志自仁,物意皆可珍。洁白如雪堆积,美丽密实超过绵纯。羔羊皮缝制的衣物不足为贵,狐腋难以比拟。细葛布和丝绵都作为贡品,此物却不被推荐陈列。难道不是神禹的意愿,隐匿遗留给小民。诗中多草木之名,笺疏欲详尽。国家无楚越之分,欲识却无因。剪裁成大裘,严冬胜过三春。拜谢重感激,触物尤感酸辛。叹息那寒冷的山谷,邹律今已不神。三宫坐穹庐,雨雪或持续十旬。如何能遗留此惠,飞到君王身边。塞上寒冷至极,谁能温暖。每人赐予两端,费银二万斤。大军四十万,谈笑间驱除胡尘。感激君之道义交,何异骨肉亲。可与知者道,众人笑且嗔。玉案未能报,琼琚情则真。春秋二百年,币交几君臣。季札有赠限,
作者介绍: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南宋末年诗人、文学家。他以忠贞不屈著称,曾因反对元朝统治而被囚禁,后绝食而死。他的诗歌多表现忠贞爱国之情,风格沉郁悲壮。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枋得感谢刘纯父赠送木绵布而作。诗中表达了对木绵布的珍视和对刘纯父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木绵布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物质生活的珍视。诗中,“洁白如雪积,丽密过绵纯”等句,形象地描绘了木绵布的质地和美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布料的喜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关切,如“所以木绵值利,不畀江东人”等句,表达了对分配不均的不满和对普通百姓的同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木绵布的珍贵和感激友人的赠送,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诗人通过对木绵布的描绘,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珍视和对友情的珍重,同时也透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
意象词汇:
详细解释: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木绵”是指什么? A. 棉花 B. 桑树 C. 葛布 D. 丝绵
诗人为何感激刘纯父? A. 因为刘纯父赠送了木绵布 B. 因为刘纯父帮助他养蚕 C. 因为刘纯父是他的邻居 D. 因为刘纯父是他的亲戚
诗中提到的“江东”是指哪里? A. 长江下游地区 B. 福建地区 C. 江西地区 D. 陕西地区
诗中提到的“共裘”是什么意思? A. 共同穿一件皮衣 B. 共同穿一件绨袍 C. 共同穿一件丝绸衣服 D. 共同穿一件木绵布衣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