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9:48
原文展示:
与魏梅墅 义熙陶令书甲子,春秋仲尼尊天王。 孔明汉贼不两立,梁公十念臣而皇。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义熙年间,陶渊明写下甲子年份,表达对时局的关注;孔子在《春秋》中尊崇周天子,体现对正统的维护。诸葛亮坚持汉贼不两立的原则,表明忠诚与正义的立场;梁公则十次上书,表达对君王的忠诚与期望。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该诗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对忠诚、正义和正统的维护,体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对当时政治局势的看法和对忠诚、正义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展现了作者对忠诚、正义和正统的维护。诗中,“义熙陶令书甲子”和“春秋仲尼尊天王”分别引用了陶渊明和孔子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的关注和对正统的维护。而“孔明汉贼不两立”和“梁公十念臣而皇”则通过诸葛亮的忠诚和梁公的忠诚上书,体现了对忠诚和正义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传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思考和对忠诚、正义的坚定立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忠诚、正义和正统的维护。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作者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历史的思考,体现了对忠诚和正义的坚定立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义熙陶令书甲子”引用了哪位历史人物的典故? A. 陶渊明 B. 孔子 C. 诸葛亮 D. 梁公
诗中“春秋仲尼尊天王”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历史的关注 B. 对正统的维护 C. 对忠诚的追求 D. 对正义的追求
诗中“孔明汉贼不两立”体现了什么立场? A. 对历史的关注 B. 对正统的维护 C. 对忠诚的追求 D. 对正义的追求
诗中“梁公十念臣而皇”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关注 B. 对正统的维护 C. 对忠诚的追求 D. 对正义的追求
答案:1. A 2. B 3. D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