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2:14
疑与武陵通,青溪碧嶂中。
水寒深见石,松晚静闻风。
遁迹驱鸡吏,冥心失马翁。
才应毕婚嫁,还此息微躬。
此诗描写的地方,似乎与武陵源相通,青色的溪水和碧绿的山峰相映成趣。溪水寒冷,能清晰地看到水下的石头;傍晚时分,松树在微风中静静摇曳。隐居于此,远离官吏的打扰,心中沉静如同失去马匹的老翁。此刻正是我应当成婚嫁人的时节,但我却希望能在这里安静地休息一会儿。
作者介绍: 许浑(约791年-约835年),字宗宪,号简斋,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隐居于山林,作品以清新自然和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 许浑在诗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人心浮躁的背景。
《泛溪》是一首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诗,诗人通过对青溪、碧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世外桃源。开头两句“疑与武陵通,青溪碧嶂中”迅速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幽静的环境,借用“武陵”这一典故,直接与《桃花源记》产生关联,表达了对纯洁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水寒深见石,松晚静闻风”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宁静。
在后两句中,诗人将自我的生活状态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露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逃避愿望,表现出他对安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繁忙世俗的无奈。最后一句“才应毕婚嫁,还此息微躬”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正值成婚的年纪,但他却选择在这里安静地休息,这种选择实际上是对社会常规的反叛和对个体自由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武陵”指的是哪个著名的文学典故?
A. 《桃花源记》
B. 《红楼梦》
C. 《离骚》
答案: A
诗中“水寒深见石”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水的温暖
B. 水的清澈透明
C. 水的波动
答案: B
诗人对婚嫁的态度是:
A. 期待
B. 无所谓
C. 不愿意
答案: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