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3:1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3:12:56
草生宫舍似闲居,
雪照南窗满素书。
贫后始知为吏拙,
病来还喜识人疏。
青云岂有窥梁燕,
浊水应无避钓鱼。
不待秋风便归去,
紫阳山下是吾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官舍的情景,草木丛生的宫舍看上去像是一个闲适的居所,雪光照耀在南窗上,映得满室的书籍洁白如雪。在贫穷之后,才意识到做官的无能;疾病来临时,反而高兴于与人疏远。青云之上哪有窥视梁上燕子的,浑浊的水中又怎会避开钓鱼的人?不必等到秋风来临,就准备回去,紫阳山下就是我的家。
许浑(约759-833),字子真,号天池,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闻名。生活在唐玄宗时期,他的诗歌多受禅宗影响,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此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在仕途上的无奈与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表露了时局的动荡使得他对官场感到失望,而更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宁静。
《姑孰官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官舍生活的深刻反思。开篇“草生宫舍似闲居”,即便身处官舍,但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却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的气息。雪照南窗,给人以宁静的感受,而“满素书”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对知识的渴望。
在“贫后始知为吏拙”一句,诗人自省自己的无能与贫困的关系,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无奈。而“病来还喜识人疏”则展现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淡然态度,似乎在病痛中也找到了某种解脱。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青云岂有窥梁燕”和“浊水应无避钓鱼”,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高位的冷淡和对世事的无奈。最后一句“不待秋风便归去,紫阳山下是吾庐”,则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借用自然景物的描绘,流露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唐代知识分子对个体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自然与心灵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怀。
诗中提到的“青云”象征什么?
“不待秋风便归去”的意思是?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