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1:06
原文展示:
古意 其十九 袁凯 〔明代〕 幽谷有贫士,白发被两肩。人事既乖互,年运亦迍邅。敝屣久不缝,短褐夙已穿。读书虽闻道,好酒况无钱。常遭富人笑,岂有贵人怜。我闻齐景公,千驷亦徒然。夷齐饿西山,后世称圣贤。
白话文翻译:
在幽深的山谷中,住着一位贫苦的士人,他的两肩披满了白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疏远,岁月也充满了艰难。他的破鞋已经很久没有缝补,短衣早已穿破。虽然读书懂得了道理,但喜欢喝酒却没有钱。常常遭到富人的嘲笑,哪里会有贵人来怜悯他。我听说齐景公虽然拥有千匹马,但也只是徒劳无功。而伯夷和叔齐饿死在西山,后世却称他们为圣贤。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字景文,号海叟,以《白燕诗》闻名,人称“袁白燕”。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通过对比贫士与富人、贵人,以及齐景公与夷齐的不同命运,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批判,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贫苦士人的生活境遇,展现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情的冷漠。诗中的贫士白发苍苍,衣衫褴褛,读书虽懂道理,却因贫穷而无法享受生活的乐趣。他常遭富人嘲笑,却无贵人怜悯,这种对比强烈地揭示了社会的残酷现实。诗末通过齐景公与夷齐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和对物质财富的轻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对社会现实的有力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贫士生活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和对物质财富的轻视。诗中的贫士虽然生活贫困,但他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德赢得了作者的赞美,而富人和贵人的冷漠则受到了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贫士有哪些特征? A. 白发被两肩 B. 敝屣久不缝 C. 短褐夙已穿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诗中提到的“齐景公”和“夷齐”分别象征什么? A. 奢侈与贤德 B. 贫穷与富有 C. 年老与年轻 D. 读书与好酒 答案:A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赞美贫士的高尚品德 B. 批判社会的不公和人情的冷漠 C. 推崇物质财富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