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1:0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1:05:31
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王师学琴三十年,响如清夜落涧泉。
满堂洗尽筝琶耳,请师停手恐断弦。
神人传书道人命,死生贵贱如看镜。
晚知直语触憎嫌,深藏幽寺听钟磬。
有酒如渑客满门,不可一日无此君。
当时手栽数寸碧,声挟风雨今连云。
此君倾盖如故旧,骨相奇怪清且秀。
程婴杵臼立孤难,伯夷叔齐采薇瘦。
霜钟堂上弄秋月,微风入弦此君悦。
公家周彦笔如椽,此君语意当能传。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音乐大师的敬仰与思念。诗中提到王师学习琴艺三十年,琴声如同夜深时清澈的山涧泉水那般动人。满堂之中,听众的耳朵都被琴声洗净,诗人请大师停手,生怕琴弦断裂。接着,诗人提及了神秘的传书人与道人的命运,生死贵贱如同镜中影像般清晰。晚年时,诗人直言不讳,容易触碰到他人的忌讳,但他愿意深藏于幽静的寺庙中,听钟声悠扬。诗人感慨有酒如渑客般满门而至,似乎没法忍受一天没有这位大师的陪伴。曾经栽种的数寸碧绿,如今琴声已与风雨相连,直至天际。此君的倾盖仿佛是老朋友,脸形骨相奇特而清秀,正如程婴杵臼般孤独艰难,或如伯夷叔齐般瘦弱。霜钟堂上,月色照耀,微风轻拂琴弦,此君的笑容使诗人倍感悦耳。最后提到周彦的书法如椽笔般有力,而此君的言语与情感也当能够传达。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人,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苏轼并称。他的诗风清新洒脱,擅长用典,并受到后世广泛赞誉。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对一位音乐大师的怀念之际,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及对师者的敬仰。背景中,音乐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艺术与人生价值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琴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这位音乐大师的深厚情感。开篇以王师三十年的琴艺为引子,强调了音乐的深厚底蕴与情感的细腻。诗中的琴声如清泉般悦耳,烘托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随后,诗人又引入了哲理层面的思考,提到生死贵贱如镜,显示出对人生的深邃观察。诗中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诗人宁愿隐居于幽静之地,感受钟声带来的内心宁静。整首诗在清新优雅的描写中,流露出对音乐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体现了黄庭坚在艺术追求上的执着与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展现了对音乐的崇敬和对艺术的追求,表达了对师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王师学琴多少年?
诗中提到的“神人”传递了什么?
诗人想要在什么地方听钟声?
可以将此诗与苏轼的《水调歌头》进行对比,前者集中在对音乐的敬仰,后者则更多地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情感的宣泄。
以上内容为对《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