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和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

时间: 2025-07-27 14:18:36

诗句

自分书生他未暇,物外人来偶清话。

老聃主见一字虚,庄叟寓言专是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18:36

原文展示:

自分书生他未暇,物外人来偶清话。
老聃主见一字虚,庄叟寓言专是化。

白话文翻译:

我自认为是书生,他却没有时间来理会我。
在世俗之外,有人偶尔与我谈论清淡的话题。
老子所追求的境界是虚无,而庄子所传达的寓言则专注于变幻。

注释:

  • 书生:指读书的人,通常指知识分子。
  • 他未暇:他没有时间。
  • 物外人:指超脱于世俗的人。
  • 老聃:老子的别称,指道家创始人。
  • 一字虚:强调虚无的境界。
  • 庄叟:庄子,指道家另一位重要人物。
  • 专是化:专注于变化。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展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士人的生活和思想状态有关,表现出对道家哲学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延续了传统的古诗结构,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书生”与“物外人”,展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前两句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自我认知与他人生活的差异,表达了对世俗忙碌的无奈和对清淡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则引入道家哲学,借用老子与庄子的思想,强调“虚”与“化”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既有个人的感悟,又蕴含深厚的哲理,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自分书生他未暇”:我自认为是书生,但他却没有时间来关注我。这句展现了诗人自我认知的孤独感。
    2. “物外人来偶清话”:在世俗之外的人偶尔与我交谈,表达了对清淡生活的向往。
    3. “老聃主见一字虚”:老子所追求的境界是虚无,体现了道家的核心思想。
    4. “庄叟寓言专是化”:庄子的寓言则专注于变化,反映了生命的多样性与流动性。
  •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书生”与“物外人”的对比,突显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道家哲学的理解与应用,强调了超脱世俗与追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书生:象征着知识和世俗的追求。
  • 物外人:象征着超脱与清静。
  • 老聃:道家的哲学思想。
  • 庄叟:生命变化的智慧。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书生”指的是: A. 读书的人
      B. 农民
      C. 商人
    2. “物外人”最能代表什么? A. 世俗的人
      B. 超脱的人
      C. 忙碌的人
    3. 老子追求的境界是: A. 实际
      B. 虚无
      C. 具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陈著的这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但杜甫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忧虑,而陈著则注重个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参考资料:

  • 《道德经》
  • 《庄子》
  • 《宋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丛菊 除夕 秋塘败荷 湖上 赠楞严舒上人 初宿东阁追忆文简丁公作 胡氏迟客亭观诗 喜有秋 初侍讲筵有感上呈经筵诸公 春日出浣花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边陇 儿女情 物离乡贵 浮声切响 巇隙 金字旁的字 角力中原 坐树不言 卷席而居 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刮刮叫 英雄所见略同 包含柘的词语有哪些 四点底的字 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