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6:2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24:09
《跋仰老小画二轴》
作者:曹勋
秀韵凌虚玉炼颜,
苍官偃亚碧琅玕。
只应中夕萧骚月,
相对一庭风露寒。
这首诗描绘了两幅画的美妙意境。画中的秀丽韵味仿佛在空中飘荡,犹如经过精炼的玉石般晶莹剔透。苍绿的官服仿佛在碧色的琅玕下低垂,体现了一种优雅的气质。应当是在中秋的夜晚,伴随着轻风和露水,庭院中那皎洁的月亮与我静静相对,令人感到一阵清寒。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画家、诗人,擅长山水画和花鸟画,其作品多以细腻见长。他的诗歌常常融入对画作的感悟和描绘,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文化盛行之时。诗人在欣赏两幅小画时,感受到其中的韵味和意境,因而作此诗以表心中所感。
《跋仰老小画二轴》是一首通过视觉艺术表现情感的诗作。诗中所描绘的画作不仅是静态的艺术品,更是流动的情感与思绪的载体。首先,诗的开头以“秀韵凌虚玉炼颜”描绘了画作的清新与优雅,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空灵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感悟。接着,“苍官偃亚碧琅玕”则将画作中的人物与环境结合,通过色彩和形态的描写,展示出一种典雅的气息,仿佛画中的人物正静静地与自然对话。
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向个人的感受,“只应中夕萧骚月,相对一庭风露寒”。在月光下,诗人与画作的意境相互映衬,表达了对孤寂的感受。此时,月光与凉风交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幽深的思索。
整首诗融合了视觉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画作深刻的理解和对人生的哲思。通过对画面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的向往,以及在孤独中与艺术相伴的心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画作的欣赏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了艺术与情感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孤独的感受,传达出一种高雅、孤寂而又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背景,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秀韵凌虚”的含义是?
A. 意境飘渺
B. 颜色鲜艳
C. 形状奇特
D. 动态美
“苍官偃亚碧琅玕”中“苍官”指的是?
A. 青色的山
B. 穿着苍色官服的人
C. 代表自然的意象
D. 古代的建筑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人生的感悟
B. 对自然的描写
C. 对美的追求与孤独
D. 对历史的阐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资料可供进一步深入学习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