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鄱阳秋夕》

时间: 2025-07-28 11:25:09

诗句

忆昔鄱阳旅游日,曾听南家争捣衣。

今夜重开旧砧杵,当时还见雁南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25:09

原文展示:

忆昔鄱阳旅游日,
曾听南家争捣衣。
今夜重开旧砧杵,
当时还见雁南飞。

白话文翻译:

回想当年在鄱阳游玩的时候,
曾经听见南方的女人在争着捣衣服。
今夜再次敲打着旧的砧杵,
不禁想起那时的雁群南飞。

注释:

  • 忆昔:想念以前的事情。
  • 鄱阳:鄱阳湖,位于中国江西省,是著名的湖泊。
  • 旅游日:游玩的日子。
  • 南家:指南方的家庭,可能特指南方的妇女。
  • 争捣衣:形容妇女们忙着捣衣,传统的织造或洗衣的方式。
  • 重开:再次使用。
  • 旧砧杵:砧和杵是古代打衣服的工具。
  • 雁南飞:指大雁向南飞去,代表秋天的到来。

典故解析:

  • 南飞雁:大雁每年秋冬季节由北向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常用来表达离别或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陶,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田园风光和乡愁。

创作背景:

《鄱阳秋夕》写于秋天,诗人回忆起在鄱阳湖区的游玩经历,借助对往昔的追忆,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鄱阳秋夕》是一首充满乡愁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往昔游玩的回忆,展示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秋夜。诗的开头“忆昔鄱阳旅游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温暖的记忆之中,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曾听南家争捣衣”则描绘了当时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一种朴素的乡村气息,令人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

“今夜重开旧砧杵”,不仅是对昔日场景的重现,更是诗人内心感情的寄托,似乎在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珍惜。最后一句“当时还见雁南飞”,则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融为一体,象征着离别与思念的情感。全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折射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昔鄱阳旅游日:回忆往昔在鄱阳湖游玩的日子,开篇引入情境。
  2. 曾听南家争捣衣:描绘当时的生活场景,体现乡村的热闹与温馨。
  3. 今夜重开旧砧杵:通过重拾旧物,唤起对过去的怀念。
  4. 当时还见雁南飞:将自然现象与个人情感结合,体现时间的流逝与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重开旧砧杵”与“见雁南飞”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雁南飞意象生动,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离别的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乡土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简单幸福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鄱阳:象征着故乡与自然之美。
  • 砧杵:代表着劳动与真实的生活。
  • 雁南飞:象征着季节变迁与离别的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鄱阳秋夕》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陶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南家”指的是哪里的家庭?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友情
    B. 乡愁与时光流逝
    C. 爱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浓厚的思乡情感,但通过月亮引发的思念,情感更为直接。
  • 《秋夕》:同样描绘秋天的意境,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写,情感表达较为隐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昭君怨 见落梅,凄然不怿 昭君怨 昭君怨四首 昭君怨 赠女姑萧敬善等 草堂集 昭君怨 昭君怨 昭君怨 昭君怨 春尽前三日过北洼空军医院 昭君怨 其二 昭君怨 其一 梅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久客思归 包含锐的成语 丰功厚利 悬车束马 龍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鹰犬之用 彐字旁的字 一钱太守 乜斜缠帐 虫字旁的字 招嫁 胜残去杀 彑字旁的字 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笔锋 否终复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