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9:3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9:34:56
庆宫春二首 其一
作者: 蒋敦复 〔清代〕
结鹭寻烟,呼鸥分雨,客愁鬓影如雪。
古垒春寒,空江天远,夜潮声带呜咽。
浩歌归去,记十载荆高乍合。
剑花飞舞,蜡烛光摇,银龙吹裂。
日日痛饮狂吟,博簺樗蒲,两人痴绝。
春明骑马,轻红十丈,怕负故乡风月。
著书珍重,料不是寻常阔别。
他时清梦,太华峰头,碧莲同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的感慨与思绪。诗人追寻着白鹭的身影,呼唤着海鸥,心中却满是客居他乡的忧愁,仿佛鬓角的白发如雪般显现。古老的城垣在春寒中显得格外苍凉,辽阔的江面与天空相接,夜潮的声音带着呜咽,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苦楚。
回想起十年前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仿佛仍在眼前。剑花飞舞,蜡烛摇曳,银龙的声音穿破夜空。日复一日的痛饮狂吟,和友人一同博弈于樗蒲之旁,彼此之间的痴迷难以自拔。春光明媚,我骑马在十丈轻红之中,心中却惧怕辜负故乡的风月。
写书时要珍惜这段时光,想来与故人的阔别,绝非寻常。他日若能在清梦中重逢,定会在太华峰头,共同折取碧莲。
作者介绍:蒋敦复(1829年-1890年),字子韵,号半山,晚号雪斋,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及学者,曾任职于科举考试等官职,后期生活较为艰难。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怀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诗人身处动荡的社会背景,感受到离别与思乡之情。春天的象征意义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是自然的复苏,也是人内心情感的复燃。
这首《庆宫春二首 其一》充分展现了蒋敦复对春日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感悟。诗人通过“结鹭寻烟,呼鸥分雨”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又暗含了对故乡的思念。
接下来的“客愁鬓影如雪”更是将这种思乡之情推向高潮,鬓发白雪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无奈。古垒与空江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形成了一种苍凉的美感。
“浩歌归去,记十载荆高乍合”,诗人回顾与友人的美好时光,虽然离别已久,却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剑花与蜡烛的意象交织,仿佛将那段岁月的欢愉与醉意一同唤醒,读者的心也随之沉浸在那种醉歌狂饮的情境中。
最后几句,“春明骑马,轻红十丈”,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春景,也表达了诗人内心对故乡的深切眷恋。诗人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始终无法摆脱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情感的矛盾与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情感的张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眷恋,折射出一种人生的哲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结鹭寻烟”中的“结鹭”意指什么?
诗人提到“日日痛饮狂吟”,这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诗末提到“碧莲同折”,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蒋敦复的《庆宫春二首 其一》更多地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离别的感伤,而杜甫则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反思。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情感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