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9:54
送秦州从事
作者: 罗隐 〔唐代〕
一枝何足解人愁,
抛却还随定远侯。
紫陌红尘今别恨,
九衢双阙夜同游。
芳时易失劳行止,
良会难期且驻留。
若到边庭有来使,
试批书尾话梁州。
一枝梅花又怎能解我心中的愁苦?
抛下它又随风飘向远方的侯君。
在繁华的街道上,今日分别带来的恨意,
那双阙的夜晚依然与我相伴游玩。
花期易逝,行踪惹人烦恼,
良辰美景难得,且在此驻足停留。
若有来使到边塞,
不妨在信末写上我对梁州的思念。
罗隐(833年-909年),字梦阮,号青莲,唐代诗人,生于福建,后迁至京城长安。罗隐以其清新的诗风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离别之际。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送秦州从事》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离别时的忧愁与无奈。诗的开头“一枝何足解人愁”以梅花引入,暗示在面对离别时,简单的美丽无法带走心中的愁苦。接下来的“抛却还随定远侯”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不可避免,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交织,既有对朋友前程的祝愿,也有对自身情感的无奈。
“紫陌红尘今别恨,九衢双阙夜同游”展现了世俗繁华与离别的矛盾,诗人在繁华的街道与皇宫之间游走,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对友人的眷恋。“芳时易失劳行止,良会难期且驻留”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意识到美好的相聚时光难得,而离别却是必然的。
最后两句“若到边庭有来使,试批书尾话梁州”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边疆情况结合,期待通过信使传递对友人的思念,体现出诗人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用词精炼,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友谊的珍惜,体现出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景的描绘与情感的交织,展现出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中“一枝何足解人愁”中的“一枝”指的是什么?
“紫陌红尘”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良会难期”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