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临顿宅将有归于之日鲁望以诗见贶,因抒怀酬之》

时间: 2025-07-27 22:42:11

诗句

共老林泉忍暂分,此生应不识回文。

几枚竹笥送德曜,

一乘柴车迎少君。

举案品多缘涧药,承家事少为谿云。

居然自是幽人事,辄莫教他孙寿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42:11

原文展示:

临顿宅将有归于之日鲁望以诗见贶,因抒怀酬之
——皮日休 〔唐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鲁望的深厚情谊。在林泉之间,我们共同经历了许多,虽然现在暂时分离,但这一生中应该不会再相识。几枚竹笥是我送给你的德曜,一辆柴车是我迎接你少君的工具。我们一起举案,品味那缘于山涧的药物,家务琐事很少与溪流的云雾相干。如此看来,我自是过着隐逸的生活,不希望让他人知道我的长寿之道。

注释:

  • 临顿宅:指居住的地方,临顿意味着要临近出发。
  • 鲁望:鲁国的望族,指代朋友,古代士人的友谊。
  • 竹笥:用竹子编制而成的箱子,通常用来装食物或礼物。
  • 德曜:形容一种美好的德行和光辉。
  • 柴车:用木柴制成的车,简单朴素。
  • 举案:指举起食物,强调亲友之间的分享。
  • 涧药:指生长在山涧的药材,象征自然和恬淡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835年-883年),字子美,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文人风骨和豪放情怀并存。他生活在唐代中晚期,时代动荡,政治腐败,主要在诗歌中表达对社会的思考与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皮日休与友人鲁望相识后,因某种原因需要暂时分别而写作的。诗中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意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以“共老林泉”开头,暗示他与鲁望的交情如同自然的山水一般深厚而长久。接着,诗人以“几枚竹笥送德曜”暗示送别之情,而“柴车迎少君”则表现了对友人归来的期待。诗中提到的“举案品多缘涧药”,不仅表现了生活的简单与自然,也体现了诗人对健康长寿的追求。最后一句“辄莫教他孙寿闻”则流露出一种隐逸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愿把自己的生活暴露于世人之下,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共老林泉忍暂分:共同在山林水泉中生活,虽然现在要暂时分离,心中难忍。
  • 此生应不识回文:此生恐怕不会再相识,感叹命运的无常。
  • 几枚竹笥送德曜:送给友人的几枚竹笥,象征着友谊与美德。
  • 一乘柴车迎少君:用柴车迎接友人,显示出朴实与真诚。
  • 举案品多缘涧药:在一起品味自然的恩赐,分享简单而美好的生活。
  • 承家事少为谿云:家务琐事少与溪水的云雾相联系,表明淡泊名利。
  • 居然自是幽人事:自认为是隐居者的生活。
  • 辄莫教他孙寿闻:不愿让外人知道自己的长寿之道。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林泉”比喻清雅的生活环境。
  • 对仗:诗中“举案品多”和“承家事少”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竹笥和柴车象征着自然与简单的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对朋友的珍视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尤其是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一种淡泊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泉:代表自然和宁静的生活。
  • 竹笥:象征友谊与美德的承载。
  • 柴车:体现朴素与真诚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竹笥”象征着什么? A. 友谊与美德
    B. 财富与权力
    C. 名声与地位
    答案:A

  2. 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渴望被人关注
    B. 追求简单与宁静
    C. 忽视生活琐事
    答案:B

  3. “共老林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朋友的怀念
    C.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B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皮日休研究》

该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使其成为唐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入灵羊峡 落叶 过南阳 偶得 昌山峡 正阳道中 凤凰台 魏太和铜熨斗歌沈西雍太守所藏 宝剑篇别同年黄方舟中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积思广益 工尹 透字 唇干口燥 窥闲伺隙 表态 经涂 食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铁中铮铮 包含哥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现成饭 里字旁的字 弓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