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0:5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0:50:39
南浦思归
作者: 曾丰 〔宋代〕
党论开危道,功臣发祸端。
未投彭泽绂,犹着外黄冠。
用是颜其厚,言之鼻似酸。
薄羹鲈脍好,归兴未应阑。
全诗翻译:
党争开启了危险的道路,功臣们却引发了祸端。
尚未投身于彭泽的高洁之地,依然佩戴着外世的华丽头冠。
因此,面色虽然显得厚重,言辞却让人感到酸楚。
薄薄的羹汤和鲜美的鲈鱼,归心似箭却未能如愿到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曾丰,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达对政治和人生的思考,风格沉郁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政治动荡时期,诗人以个人的感受映射社会的危机,表达对归乡的渴望与现状的不满。
《南浦思归》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归乡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下的苦闷。首联通过“党论开危道,功臣发祸端”展现出对政治派系争斗的失望,暗示着这种争斗导致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接着,诗人以“未投彭泽绂”自喻,虽然尚未回归理想的生活,但依旧被外界的繁华所困扰,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中间两句“用是颜其厚,言之鼻似酸”则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尽管外表看似沉稳,但心中却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这种情感通过“薄羹鲈脍好,归兴未应阑”得到了升华,诗人在简单的饮食中找到了归属感,却又因归心似箭而感到无奈。
整首诗以归家的渴望为线索,穿插着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状的无奈,展现出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归宿的渴望,既有对政治斗争的反思,也有对归乡的向往,情感深沉而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党论开危道”中的“党论”指什么?
A. 政治派系的争论
B. 文学讨论
C. 家庭纷争
“薄羹鲈脍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奢华生活的追求
B. 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C. 对他人的羡慕
诗中提到的“彭泽”象征什么?
A. 贫穷
B. 高洁的理想生活
C. 追求名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