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南浦 六月二十八日苇湾观荷同幼遐前辈》

时间: 2025-05-13 10:09:49

诗句

幽路入花天,闹红深、恰共中仙乘兴。

花外小红亭,无人到、亭外绿荫千顷。

疏烟淡日,木兰愁绝馀香凝。

惜起青黄憔悴叶,曾共袅婷窥影。

无边香色年年,算鸳鸯、惯识枝交蒂并。

年少冶游心,飘零后、禁得万蝉悽哽。

欢娱谩省。

碧云日暮颇黎冷。

十二回阑肠断处,依约淩波来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0:09:49

原文展示:

幽路入花天,闹红深恰共中仙乘兴。花外小红亭,无人到亭外绿荫千顷。疏烟淡日,木兰愁绝馀香凝。惜起青黄憔悴叶,曾共袅婷窥影。无边香色年年,算鸳鸯惯识枝交蒂并。年少冶游心,飘零后禁得万蝉悽哽。欢娱谩省。碧云日暮颇黎冷。十二回阑肠断处,依约淩波来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花园,红花盛开的景象让人心情愉悦。亭子外面绿荫如盖,似乎无人打扰。淡淡的烟雾和微弱的阳光中,木兰花的香气令人愁肠寸断。可惜那些青黄交替、憔悴的叶子,曾与花影一起轻舞飞扬。每年无尽的花香和美丽,仿佛鸳鸯早已熟悉了交错的枝头。年轻时游玩的心情,如今飘零,无法抵挡万蝉的悲鸣。欢娱的日子已经过去。碧蓝的天空和日落时分的凉意,让人感到一丝凄凉。在这十二次的断肠处,似乎依稀听到波浪轻轻拍打的声音。

注释:

  • 幽路:指幽静的小路。
  • 闹红:形容红花盛开,显得热闹。
  • 小红亭:指花园里的小亭子。
  • 千顷:形容绿荫如海,广阔无垠。
  • 木兰:木兰花,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和高洁。
  • 憔悴:形容叶子衰败的样子。
  • 鸳鸯:象征着爱情和配偶。
  • 冶游:形容游玩时的愉悦和轻松。
  • 碧云日暮:指傍晚时分的蓝天和云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况周颐(1640-1710),字仲洵,号若水,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以其独特的诗风和艺术成就,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常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抒发情感。诗中描绘的荷花与亭子,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为背景,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无常、青春流逝的感慨。开篇通过“幽路入花天”的描绘,勾勒出一个梦幻般的场景,色彩鲜明,充满生机。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转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对花与叶的对比,表现了生命的脆弱和美好的短暂。诗中“年少冶游心,飘零后禁得万蝉悽哽”一句,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诗人在“碧云日暮颇黎冷”的意象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使整首诗弥漫着一种悠远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路入花天:描绘了一条幽静的小路通向花盛开的地方,暗示着美丽的景象。
  2. 闹红深恰共中仙乘兴:红花烂漫,似乎与神仙一起游玩,充满欢乐。
  3. 花外小红亭,无人到亭外绿荫千顷:小亭子外的绿荫广阔,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4. 疏烟淡日,木兰愁绝馀香凝:淡淡的烟雾和微弱的阳光,木兰花的香气令人愁肠寸断。
  5. 惜起青黄憔悴叶:可惜那些青黄交替的憔悴叶子,暗示着生命的衰败。
  6. 曾共袅婷窥影:曾与花影一起轻舞飞扬,回忆往昔的美好。
  7. 无边香色年年:每年都有无尽的花香和美丽。
  8. 算鸳鸯惯识枝交蒂并:鸳鸯似乎早已熟悉交错的枝头,象征着爱情的常在。
  9. 年少冶游心:年轻时游玩的轻松心情。
  10. 飘零后禁得万蝉悽哽:如今的悲鸣无法忍受,暗示对青春的怀念和无奈。
  11. 欢娱谩省:欢娱的日子已经过去。
  12. 碧云日暮颇黎冷:日暮时分,凉意袭来,令人感到凄凉。
  13. 十二回阑肠断处:十二次的伤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断裂。
  14. 依约淩波来凭:似乎听到波浪轻拍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进行对比,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赋予花和自然以人性,增添诗的情感温度。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使得整体结构更为和谐。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 :代表宁静和避世。
  • 青黄叶:象征衰败与无常。
  • 鸳鸯:象征爱情和伴侣的关系。
  • 蝉鸣:象征青春的逝去和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幽路入花天”指的是? A. 一条幽静的小路
    B. 一条热闹的街道
    C. 一条喧嚣的小路
    D. 一条平坦的河流

  2. “年少冶游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生活的满足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自然的感悟

  3. 诗中“碧云日暮”所呈现的意境是: A. 明亮温暖
    B. 清冷凄凉
    C. 热闹繁华
    D. 宁静祥和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展现。
  • 杜甫《春望》:在自然景色中融入了对国家与家国命运的思考,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评传》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韩子文 和粹伯七夕韵 和粹伯七夕韵 和陈晞颜春尽思归二首 寒食雨霁 督几先画 都漕适至作诗相庆次韵 荻华渚 邓器先北窗 代人上平江徐郎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桀骜自恃 里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书籍 占色 足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长者 草字头的字 摇头摆尾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 粗开头的成语 事急计生 木秀于林 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唾手而得 伛肩 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