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3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37:46
款垒因王化,投荒荷主恩。
官为供廪饩,诏许挈儿孙。
瘴雨凋胡服,蛮乡引塞魂。
分明共日月,耐可异乾坤。
惨淡颜容变,轩昂故性存。
弯弓望五岭,似欲遂平吞。
这首诗表达了因为国家的安定而使人们安居乐业,投靠于有恩的主人。官府为人民提供粮食和补助,允许他们携带儿孙。瘴气和暴雨让原本的胡人衣服变得破旧,蛮荒之地也引起了人们的忧虑。人们在日月的照耀下,感觉这片土地与天宇相隔无异。尽管面容憔悴,心中的豪情依旧存在。诗人弯弓望向五岭,似乎想要一举吞下这片土地。
李梦阳,明代诗人,生于万历年间,曾任职于官场,后因政治原因辞官归隐。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此诗写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边疆问题频发,诗人以此诗表达了对边疆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描绘投降鞑靼的场景,表达了对边疆人民艰难生活的同情以及对国家安定的渴望。诗人用“款垒因王化”开篇,强调王朝的仁政使人民生存得以安稳;接着通过“官为供廪饩,诏许挈儿孙”的描写,展现了和平时期政府对民生的关心。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描绘了瘴气与雨水的影响,表现出边疆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体现了对土地的依恋和对未来的无奈。
在最后的“弯弓望五岭,似欲遂平吞”中,诗人寄托了对强大和统一的渴望,试图以豪情壮志来掩饰心中的悲哀。这种情感的碰撞,使得整首诗在豪放与悲切之间游走,展现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歌体现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对边疆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诗人借助对自然与人性之间的对比,深刻反映了明末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李梦阳的《南浦驿见官押送来降鞑靼诣桂林》主要描述了什么?
A. 和平生活
B. 边疆的苦难
C. 个人情感
“惨淡颜容变,轩昂故性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坚持与希望
C. 快乐
诗中提到的“五岭”象征什么?
A. 富饶的土地
B. 征服与统一的愿望
C. 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