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3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34:01
点绛唇
夜色侵霜,萧萧络纬啼金井。梦寒初警。一倍铜壶永。
无限思量,展转愁重省。熏炉冷。起来人静。窗外梧桐影。
夜色渐深,霜气侵袭,萧萧的秋虫在金井边啼叫。刚刚从梦中醒来,心中寒意初生。铜壶里的水仿佛永无止境,思念无尽,辗转反侧,愁绪重重,难以入眠。熏香的炉子已经冷却,起身时,四周寂静,窗外梧桐树的影子映入眼帘。
毛幵(约1030年-1107年),字仲明,号少华,北宋时期的词人,因其词风清丽而著称,擅长抒发细腻的情感。他的作品往往描写个人的内心感受,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此词创作于秋冬之交,正值寒冷时节,诗人通过夜色、霜气、虫鸣等意象,表达了个人的孤寂与对往事的思念。此时社会动荡,个人内心的焦虑与社会环境的压迫交织,使得情感愈加沉重。
《点绛唇》是一首充满孤寂和思念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内心的复杂。词的开头描绘了深夜的景象,夜色侵霜,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秋虫的啼鸣更添了寂寞的氛围。这里的“金井”意蕴丰富,既象征着珍贵的记忆,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
接下来,诗人从梦中初醒,梦寒初警,表现出一种从梦境到现实的无奈。铜壶永的意象,强调了时间的无尽流逝,隐喻着思念的绵长。词中“无限思量,展转愁重省”将愁苦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无法释怀的思绪,令人感同身受。
最后一句“窗外梧桐影”则是一个极具诗意的画面,梧桐影子在静谧的夜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让人更加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沉重。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深邃,展现了作者细腻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以孤寂、思念为主线,表现了作者在夜深人静时对往事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惆怅,反映了一种细腻、深沉的情感。
选择题:词中“络纬”指的是:
A. 秋虫
B. 冬雪
C. 春风
填空题:词中提到的“铜壶”象征着____。
判断题: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满意。
A. 正确
B. 错误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毛幵的《点绛唇》更侧重于深夜的孤寂与思念,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了对过往幸福的追忆与感伤。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出女性特有的情感世界,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