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别吕隐君》

时间: 2025-07-27 22:34:44

诗句

孤舟晚溪口,欲去重回首。

不忍别青山,况此山中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34:44

诗词名称: 别吕隐君

作者: 高启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孤舟晚溪口,
欲去重回首。
不忍别青山,
况此山中友。

白话文翻译:

在黄昏的溪口,孤舟停泊着,
我想要离去,却又忍不住回头望。
不舍得告别这青山,
更何况这里还有我的朋友。

注释:

  • 孤舟:一只孤单的小船,指诗人在水面上漂泊的状态。
  • 晚溪口:指傍晚时分的溪流出口,给人一种宁静而略显伤感的氛围。
  • 欲去重回首:想要离开但又不忍心回头看,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 青山:指代自然景色,也象征着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 况此山中友:进一步强调了朋友的存在,使告别变得更加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高启,公元 1336-1379年),字孟韵,号南海,明代初期诗人,性情豪放,擅长诗歌,尤其以五言诗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抒发情感,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与朋友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美好自然景色的不舍。明代社会动荡,文人之间的友情尤为珍贵,正是这种背景使得离别显得更加感人。

诗歌鉴赏:

《别吕隐君》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景色的眷恋。开头“孤舟晚溪口”便设置了一个孤独而宁静的场景,暗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接下来的“欲去重回首”更是突显出那种纠结的心情,想要离开却又不舍得。诗中“青山”不仅仅是自然的描写,更是诗人与朋友共同经历的象征,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示了高启细腻的观察和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舟晚溪口: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强调了离别的情景。
  • 欲去重回首: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舍。
  • 不忍别青山:青山象征着自然之美和友谊的寄托,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 况此山中友:强调了朋友的存在,使离别更具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意象、对比等修辞手法。孤舟与青山的对比,强化了离别的悲伤情感;晚溪口的描写则营造了一个静谧的氛围,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美好自然的眷恋,传递出一种浓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舟:象征孤独与漂泊。
  • 青山:象征友谊和自然之美。
  • 晚溪口:营造出离别时的宁静与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舟晚溪口”中的“孤舟”主要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孤独
    • C. 旅行
  2. 诗人最不舍的是什么?

    • A. 青山
    • B. 朋友
    • C. 自然
  3. 诗中的“欲去重回首”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兴奋
    • B. 不舍
    • C. 决绝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送别》与《别吕隐君》都探讨了离别主题,王维的作品更注重于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而高启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及其作品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明代文学与社会》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夫差伍员 咏史上·彭宣 咏史上·黄霸 以诗就叶洞春求画蒲萄 咏史 其五 曹操 咏史下·曹操七首 咏史 孟子·食色性也 孟子·诗亡春秋作 孟子·生之谓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杂物 龍字旁的字 审思明辨 拈华摘艳 拓土开疆 走字旁的字 蒲鞭示辱 鲁斤燕削 纸镇 沈长 木字旁的字 溟波 牛字旁的字 包含蛉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军妓 包含码的词语有哪些 违结尾的成语 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